谈文学读后感2000字

2022-09-11 14:47:22.0 谈文学 读后感2000字 文学读后感2000字 468 浏览

简介《谈文学》是由朱光潜编著的文学类书籍,出版以来广受读者好评。以下范文由读书感悟小编为大家整理,内容涵盖"谈文学读后感20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在这之前《谈文学》这本书我已经读过一半,可当我静下心来,试着输出一些文字时,大脑却一片空白,完全记不清读过的内容。于是我怀着读完之后要输出一篇读后感的想法重读这本书时,竟然读到了许多第一遍视而不见的文字,产生了很多的新意。《谈文学》这本书不仅对我的课堂教学艺术、作文教学乃至自己的写作等领域的思考都有很大启发。

  应了朱公说的话,我们在写作文时“遇到一个题目,不肯朝深一层想,只浮光掠影地凑合一些实在是肤浅陈腐而自以为新奇的意思,就把它们和盘托出”。但朱公的文字,不是停留在“约略提及”,而是每一点都说得很透,读来让人感到特别痛快淋漓。

  一、把日记记成一件“作品”

  朱公认为:“普通记日记如只记流水帐,或是作干燥无味的起居注,那自然与文学无关。”“把日记当作一种文学的训练,就要把本身有趣的材料记得有趣。”这句话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日记要选择有趣的材料。选择是文学最重要的工夫,生活素材泥沙与珍珠并存,如何对生活进行有机筛选,去伪存真,去糟粕留精华,这是功夫,也是技巧,需要教师或家长有效引领。大人可以先示范,参与选择;再放手,做参谋评判;最后等形成能力后,再全盘放手。

  “把有意义的事记得妥妥帖帖,记成一件“作品”出来。这就要求日记写作也要强调“可读性”。教师对学生的日记应提出写作技巧要求,并作必要的技巧指导。虽然日记是“私密写作”,是写给自己看的,更多的属于自娱自乐型的写作,但作为学生初习写作时的日记训练,还是应树立“读者意识”,教师在被允许的情况下,不仅要当好学生日记的读者,还要鼓励学生自己为日记作品寻找、争取读者,接受各种评价。只有意识到了外在的要求,学生才会努力把日记记得有趣。
谈文学
  二、为谁艺术?

  朱公在《作者与读者》一文中,探讨的是“作者心中应不应该有读者,他对于读者应该持怎样一种态度”的问题。朱公谈到开始自己由于受克罗齐的影响,觉得真正的艺术家都是自言自语者,是“为我自己而艺术”。但随着认识的深入,又感觉“艺术和语言都是人类心灵交通的工具”,“人与人之间有交感共鸣的需要”。因为“艺术是一种“人性活动”,是一个人有意地用具体的符号,把自己所曾经历的情感传给旁人,旁人受这些情感的传染,也起同感。所以不管作者是否抱着“实用目的”写作,他心中应该始终是有读者的。

  我们的舞台上的观摩课,需要有观众意识吗?如果该有,也该以平视的态度对待观众,仰视未免有取悦观众之意,难免阿谀逢迎;俯视难免盛气凌人;平视才是平等的交流。我们必须接受观众,观众才能接受我们,但是我们也要稍高于观众,观众才能受到启迪。我们的课,如要开一代新风气,必须有观众意识,“只有领袖而无群众,决不能成功”。否则,太“阳春白雪”,就会成为“孤家寡人”。课者与观者携手,一种风气才能养成。在文艺创作中,“一种新风气成立,等到相当时期以后,这种固定的作风由僵化而腐朽,读者看腻了,作者也须另辟途径。”课未尝不如此呢!

  公开教学如果算是艺术活动的话,那么为谁艺术?为学生,也为观课教师。当然,主要是为学生。

  三、情与辞

  文字有言情、说理、叙事、状物四大功用。“在文学的艺术中,情感须经过意象化和文辞化,才算得到表现。”“作者对于所要表现的情感,必须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在沉静中经过回味,情感便受思想熔铸,由此附丽到具体的意象,也由此产生“看了这些资料你又有什么话想说吗?”其实,有些感受是无法用语言说的,有些感动是需要时间在头脑中慢慢沉淀后才能表达的,有些感受干脆是说出来就弱化、变味了或没有了的。教师课堂语言是教师的第一张脸,是衡量教师素质的重要标准,锤炼自己的语言应是语文老师“第一要务”。

  四、课也要防止低级趣味

  “趣味”是评判课的艺术价值高低的标准之一。古人有“嗜痂成癖”的故事,爱吃疮痂是一种低级趣味。课也要防止低级趣味。朱光潜先生在《谈文学》一书中谈到,文学创作中许多低级趣味的表现,他还例举了许多作者“卖弄现象”,有卖弄学识的,有卖弄辞藻的,还有卖弄才气的。这让人联想起我们的课堂,时下的课堂,何尝不存在卖弄的现状,老师们在课堂上卖弄自己的语言,用大段大段优美的描述替代学生自己的读书感悟,课堂上虽然洋溢着情与美,但师生、生本情感脱节、认知游离,课堂缺少应师生、生本共振所形成的统整性。老师又何尝不像朱先生所说的“卖弄辞藻、卖弄学识、卖弄才气”的文学作家呢?这样的课,论艺术的价值,应该是不高的,因为真正的文艺,“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卖弄”。

  真正的课,更应是一种教师引导学生的表现而不是教师的卖弄。“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像一个大家闺秀,引人注目而不惹人注目,举止大方之中仍有她的贞静幽闲,有她的高贵的身份。”这种“高贵的身份”取决于一种生成与创造,取决于师生间的融合,取决于教师对自己表现的适度把控,唯有如此,课才能防止流向低级趣味,成为真正的艺术品。

1 2

书籍简介

  • 谈文学

    谈文学

    朱光潜文学 254人浏览

      《谈文学》是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先生写的一部阐释文学原理的经典之作,也是一本文学爱好者接近文学的入门读物。书中所述皆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先生多年“学习文艺的甘苦之言”。作者以文艺批评家和文学家的亲身体会,从文学趣味到作品布局,从内容风格到翻译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