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活着读后感1200字

2022-11-17 14:52:19.0 活着 读后感1200字 余华小说读后感1200字 309 浏览

简介《活着》是由余华编著的小说类书籍,出版以来广受读者好评。以下范文由读书感悟小编为大家整理,内容涵盖"余华活着读后感12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读这本书,我也跟作者一样,一段儿一段儿地倾听福贵的倾诉,一点儿一点儿地被带入,直到完全沉浸在了作品里。仿佛我就是福贵东院儿的邻居,看着他们一家人在艰难困苦中一个一个死去,除了陪哭竟然无能为力。

  福贵是一个地主的儿子,他爹给他娶了城里粮行老板家的女儿家珍,生了个女儿叫凤霞。凤霞四五岁之前这一家人过的是平稳的日子,而就在这年,福贵耍钱把家里的房子、地全输了,举家搬到茅草屋。他爹死了,他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两年多时间回到家,他娘死了,凤霞生病发烧变成了聋哑人。不久媳妇家珍得了软骨病,不仅不能干活儿还需要人照顾。儿子有庆十三岁被抽血抽死了。凤霞长大了,找了个城里的偏头女婿,俩人感情那个好,女婿对福贵和家珍也孝顺,凤霞生孩子大出血死了。俩孩子都没了,家珍也随着去了。偏头女婿又当爹又当娘把个小苦根带到四五岁,偏头女婿二喜让吊车吊水泥板挤成了肉泥。福贵带着小外孙儿一起生活。苦根七岁时,发烧了,他姥爷给孩子喝碗姜糖水,让孩子在家歇着,他去割稻子。临走没忘了去地里摘了豆子煮熟了给孩子当零食。穷人家的孩子,没吃过啥,煮豆子都是好东西,吃得没节制,撑死了……屈指算来,福贵死了七个亲人,最后剩他自己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活着
  小说的社会背景,只有解放前夕没输光家产的那段时间福贵一家是平静的。接下来被抓壮丁,战场上见证生死,挨饿受冻。解放了,分了地,徐少爷不会种,老婆孩子齐上阵土里刨食。自然灾害,野菜都没得挖,大人孩子饿得见风就能倒。改革开放了,徐少爷不仅仅亲人都没了,他自己也老了,身子骨儿已经不硬朗了。

  贯穿全文的一个点:“鸡养大了变成鹅,鹅养大了变成羊,羊养大了变成牛。”福贵他爹说过,福贵对他儿子有庆说过。福贵赌得倾家荡产,但赌回来一条命,因为赢了他家房子的龙二成了地主,最后吃了五颗“花生米”。如果不输给龙二,福贵就是地主。打那以后福贵带着全家拼命劳作,努力活着,希望自己的家能从鸡变成牛。他家的这个传统给小小的有庆心里打下了烙印,所以他割草喂羊,每天早早起床割草,然后光着脚丫子跑着去上学,全家饿得受不了的时候,有庆的羊换了四十斤米,让一家人熬到了新米下来。

  凤霞虽然不会说话,但她却是这个家的顶梁柱。从小就照顾弟弟,照顾母亲,地里干活挣工分。这个家从有庆死后只有凤霞结婚后到苦根出生这段是快乐的,是有希望的。读到这部分从心底里生出一个奢望:“咋活都是活,到此打住,让苦难远离这家人吧!”接下来很短的时间,很少的篇幅,咔咔咔,女儿、媳妇、女婿、外孙儿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排着队进了徐家的坟地。

  小说结尾有这样一段话:“两个福贵(牛也叫福贵)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我听到老人对牛说:‘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地,家珍、凤霞耕了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他把他所有逝去的亲人都假设成牛的名字,然后去跟老牛聊天,那心里得是个什么滋味儿,得苦成啥样?每说出一个人的名字,脑海里会不会蹦出一个鲜活的人……我知道经历了这么多磨难,老人的眼泪可能早就流干了。

  福贵一人埋葬了他的七个亲人,最后跟比他还老的老牛一起劳作在夕阳里,并且还唱着:“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福贵经历了如此之多的磨难,依旧乐观,依旧活好每一天,他的坚毅、顽强告诉我们要有勇气面对生活的磨难,因为,活着比啥都好。

1 2

书籍简介

  • 活着

    活着

    余华小说 470人浏览

      《活着》是中国当代作家余华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发表于《收获》1992年第6期。  《活着》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小说以普通、平实的故事情节讲述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