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管教读后感1500字

2022-05-11 19:13:50.0 勇于管教 读后感1500字 教育读后感1500字 385 浏览

简介《勇于管教》是由詹姆士·杜布森编著的教育类书籍,出版以来广受读者好评。以下范文由读书感悟小编为大家整理,内容涵盖"勇于管教读后感15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勇于管教读后感1500字1


  《勇于管教》是[美]詹姆士·杜布森博士著作。1970年杜博士《勇于管教》第一版获得很大成功。1990年代的杜博士《勇于管教》修订于1992年,至今畅销50多年,销售350多万册。可想而知杜博士的《勇于管教》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帮助,使人们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知道这是一本关于父母和孩子的书,也是关于老师和学生的书。看了这本书,我知道了父母的诫命,管教的尺度,最有效又简单的工具。我困惑许久的问题终于有了最务实的答案。全书用了很多例子来说明问题,属于经验之谈,浅显易懂,趣味性强,适合各类人群阅读。

  《勇于管教》首先提出如何应对孩子的挑战。很多好心的专家大力倡导忍耐,但对于孩子的挑衅却没有给出相对应的办法。他们着重强调父母理解孩子的重要性。这一点我们非常赞成。但是,杜博士给我们明确指出,我们必须教导孩子,也要他们学习理解父母!孩子只有在真爱和合理的管教中才能健康地成长。我深有感触,对于几岁的孩子,只有爱没有管教,他会不断的挑战你的底线,父母要帮助孩子,引领孩子,那就必须有适当的惩戒,学会尊重父母,尊重他人,养成良好的品质,成为有责任感、有贡献的公民以立足于社会。

  培养孩子对父母的尊重是儿童教育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原则。让孩子学会尊重父母是必须的,这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自尊,而是因为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会为日后孩子对其他人的态度打下基础。孩子早期对父母的权威的看法,将成为他以后对学校管理者、执法人员以及其他共同生活工作的人的态度的基础。亲子关系是孩子最早也是最为重要的社会关系。亲子关系中的问题将会在孩子以后的生活中得到反映。我们应当认识到,尊重必须是双方的,任何单方的努力都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就不能要求孩子尊重自己。父母应当小心保护孩子的自尊,永远不要贬低他们,或是令他们在朋友面前难堪,管教应避开好奇者和幸灾乐祸的旁观者。孩子不应受到嘲笑,因为这会让他们感到不舒服。对他们强烈的感受和要求,即便是愚蠢的,也应给予诚恳的评价,应该让他们感觉到父母是“真心的关心爱护我”。自尊心是人的本性中最易受到伤害的东西,一个小小的世界就能使他受到伤害,而重建自尊绝非易事。

  管教还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最好的沟通机会通常在管教事件后出现,管教后父母温柔的抚慰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告诉孩子,父母不接受的是他的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避免喋喋不休的管教,对孩子大喊大叫和喋喋不休可以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毫无作用的习惯。不要让孩子陷入物质享受,如果让孩子感到无论她想要什么,无论什么时候想要,他都有权得到,那么这种感觉将无法使孩子拥有感恩之心,不能满足孩子所有的物质要求还有一个原因,当你给予他过多的时候,其实是剥夺了他的某些乐趣。在爱与管教中建立平衡,这是最为根本的原则,整个亲子关系立足于这个原则之上,它存在于爱与管教之间精心维系的平衡之中。爱与管教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管教,绝不是压制和纵容的极端做法,必须是在父母的疼爱之下,进行适当的惩戒。如果孩子在家庭中得不到父母中至少一人的疼爱,就会像离开了水的植物一样日渐枯萎。因此,如果想要培养出健康、负责任的孩子,我们必须将爱与管教联手。寻找出平衡的“中间地段”。总之,尊重孩子,维护孩子的尊严,与之相应的,孩子也会尊重我们,爱戴我们。我们才能成为合格的父母,并享受因此而得到的益处。

勇于管教读后感1500字2


  近日,我有幸读到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杜布森博士的《勇于管教》一书,这部在美国发行350多万册的书,向大家发出了“爱与管教”平衡的呐喊,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如何在真爱和管教中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勇于管教》一书围绕“管教”一词展开,共分十章,在书中杜博士用很多例子阐述了应对孩子挑战,管教的五个原则,管教原则的具体运用,以及管教的神奇工具和学习中的管教与学习的障碍、道德教育与管教,最后是致天下母亲。我感受最深的是书中提到的关于管教孩子五大原则。

  管教的首要原则:培养孩子对父母的尊重,也是对权威的尊重。在我们身边常看到孩子在父母面前为所欲为,他们可以随意和父母发脾气,稍有不如意就会对父母大呼小叫,更有甚者用愤怒的口气命令父母干这个、干那个。为什么如今的父母可以容忍孩子的所有行为?除了疼爱,我想,一部分是父母担心自己的举动会让孩子的身心受到伤害,影响亲子关系甚至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另外有的担心孩子不理解父母的管教而离家出走。所以在父母的尊严受到随意践踏时,大家都选择了原谅孩子。为什么孩子在学校规矩得多?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的权威建立得非常好。孩子不能打骂教师,不能在教师面前胡作非为。一旦有人犯了错,有教育使命的教师一定会指出他的错误,令其改正。面对身边这些具有两面性的孩子,作为家长的我们怎么做?杜博士的这本书就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要勇于管教,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针对孩子犯错误这个事来责罚孩子,公正的对待孩子,孩子才会服自己的父母。杜博士指出:让孩子学会尊重父母是必须的,这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自尊,而是因为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会为日后孩子对其他人的态度打下基础。孩子早期对父母权威的看法,将成为他今后对学校管理者、执法人员、雇主以及其他共同生活工作的人的态度的基础。试想一个在家连父母都不尊重的人,在学校他怎么会真正的尊重教师?怎会与同学友好相处?他又怎么会愉快的融入社会?
勇于管教
  原则二,最好的沟通机会通常要在管教事件后出现。当孩子犯错后,明白自己应该负有一定的责任的时候,他们的心情是很糟糕的,孩子在抹干眼泪后,常常会表现出对父母的爱,这时父母要表现出他们对孩子的爱,我们应该张开双臂,以温暖和爱来迎接孩子。

  原则三,避免喋喋不休的管教。父母必须认识到,有效约束孩子的手段就是巧妙地控制那些对他非常重要的东西,喋喋不休和空洞的威胁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作用。

  原则四:不要让孩子陷入物质享受。现在很多家庭条件很好,孩子要什么买什么,都会纵容孩子,这很容易养成孩子的奢侈享乐的坏习惯。孩子想要什么的时候,告诉他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这是可以分配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给孩子,然后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奖励、赞美等方式培养孩子负责任的行为。

  原则五,爱与管教中建立平衡。书中的的理念看起来和中国的“严父”观念没有什么区别,然而细读之下,同样是管教,却又天差地别。比如书中告诫,如果你决定在孩子反抗的时候进行适当的体罚,注意你自己是否预备好:你的内心是愤怒还是安静,如果是愤怒,你不能管教他,因为你是在发泄情绪。如果你在安静中,表明你心里有爱,所以你会掌握好尺度和方式。在管教时能够做到心平气和是个境界,当然也是个挑战。很多时候,我们管教的过于严格,使得孩子和我们有了隔阂,这本书教我们在爱和管教之间如何取得平衡,作为家长要多一些耐心和细心找到爱与管教的平衡地带。

  作为新时期的一位班主任,更是作为一名母亲,让我们以爱为出发点,勇于管教,尊重孩子,家校合育,共同致力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勇于管教读后感1500字3


  《勇于管教》一书围绕“管教”一词展开。什么是管教呢?管教在辞典中的意思是指在严格限制下所实施的一种赏罚严明的教育。管教就是要给孩子设定界限,告诉孩子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必须要有明确的界限,在界限以内做事才能享受更多的自由、快乐。超出了界限,做了不该做的事,就要受到惩罚,受到管教。

  书中明确提出孩子只有在真爱和管教中,才能更好的健康成长。在我国教育的发展进程中,从古代私塾教育“严师出高徒”,到我们上小学时教师的“严格管理,犯错必究”,再到前几年特火的“赏识教育”,社会对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作为一线教师,多年来的教育经历,让我越来越体会到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溺爱越来越严重,直接导致很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受不得半点委屈、对别人的不尊重。老师说不得,管不得,稍有不顺,家长便到学校兴师问罪。

  不能说这种变化是对还是错,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变化是利与弊并存。有利的一面是社会对待儿童的教育出发点发生了变化,逐渐转化为尊重儿童,优先考虑儿童的心理。可担忧的是这种尊重、优先考虑同时也制约了教师对学生的应有的管教。对待学生,在“爱”与“管”之间,如何掌握其中的度,如何更好的去管理学生。可喜的是,2020年12月23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签署了由教育部审议通过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并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说明,从国家层面,明确了对待学生,不仅要有爱,同时更要有管教、惩戒。教育惩戒作为小学教育阶段一种常用的教育手段,在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中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管教之前,老师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楚规则,使学生明白在学校里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去做。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自我管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对自己做的事情要负责。要做到这一点,制定《规则》很必要。前些年,我校制定了《冯官屯镇中心小学师生在校一日常规》。从早晨到校开始,一直到下午放学,每个时间段都提出明确的的要求,并且根据制定相应的班级量化表。量化表对班级中纪律、学习、做操、作业、卫生、值日、大课间活动等方面制定了细致的要求和评分标准,每天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评价。这样,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对自己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都有了清楚的认识。学生违反常规时,教师也能“依规”对学生进行管教。

  爱与管教,要双管齐下,既要有理性的说教也要严格的管理,只有“双管齐下”才有可能使学生长大后成为一个成熟、负责任的人。过去,我们过多的期望于孩子”一俊遮百丑",过多的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其他方面。总是希望孩子无风浪地成长,让其快乐而幸福。但不幸的是生活中,是没有坦途的,平静的海面终究潜藏着波涛骇浪。只有让孩子勇于认识到错误与挫折,正视它,并能承担错误和失败带来的惩罚,才会让学生心智更加成熟。因此,管教显得很有必要。

  但同时书中,也告诫我们要注意管教的时机及方式:如果你决定在孩子反抗的时候进行适当的体罚,注意你自己是否预备好:你的内心是愤怒还是安静,如果是愤怒,你不能管教他,因为你是在发泄情绪;如果你在安静中,表明你心里有爱,所以你会掌握好尺度和方式。在管教时要尽量做到心平气和,对于家长来说真是个挑战。对老师也是一样。

  《勇于管教》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洞察孩子心理,解决家庭管教和学校管教难题,能够让我们在家庭教育的道路上和班级管理中少走很多弯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好好读一读。

勇于管教读后感1500字4


  对于《勇于管教》这本书,一度只是知道有这本书,但一直没有读过,借助工作室这个大家庭,终于将《勇于管教》这本书捧到手中,并且在钱红林老师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解读下,慢慢的有了更深的领悟了这本书的真谛……

  作者杜布森博士在《勇于管教》第七章阐述了学习中的管教。本章先列举了几个反面事例:上大学时。校园里曾经流传着一个恶毒的传闻,关于人类的学习方法有一个惊人的发现,这个新技术被称作“睡眠学习法”。博士本人成了这个睡眠学习法的受害者,成绩考得一塌糊涂。然后又讲了,在混乱动荡的1960年代,有一部分教育者看不到管教在学习中的必要性,他们不愿让孩子们通过严格有序的上课、考试、成绩、规则和要求等磨练去学习,而是积极热情地寻求一种更为轻松的教学方式。于是,教育史上最荒唐的主意之一诞生了,杜布森博士摘录了一篇发表于1971年5月27日的西雅图新闻周刊上的文章——《你所不知的学校》,其中详述了开放式教学的种种“引人之处”,结果学生也是学的一塌糊涂,而后引出——真正的学习离不开正确的管教。

  有效管控课堂原因有三:首先,秩序带来安全感。因为如果老师不能有效地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任由班级里的小霸王按自己意愿行事,就无法制止某些学生嘲笑和欺负其他学生,因此勇于管教的老师能给学生带来安全感;其次,学生热爱公正,当有人违反规则时他们希望立即予以惩处。再次,班级混乱的秩序会使学生神经紧张。所以,当一位老师、当一位班主任,最首要的管教原则也是培养学生对权威、对班主任的尊重。

  钱红林老师在解读这部分时,实践、理论相结合,首先让我们观看了一个幼儿园的案例:一位幼儿园的老师正在录制幼儿表演节目的视频,老师的目的有可能是把视频录制好,发到微信群里,让家长们都看一看,所以想录同学们都表现好的一面。在录的过程中,前面第二排有个小女孩儿,一会儿捂耳朵,一会儿做鬼脸,转身乱动,扰乱课堂秩序。结果把老师惹火了,训斥这个小女孩,引发全班同学都指责她,又让这个小女孩和她右边的女孩换位,但这个女孩一直是一脸呆萌。针对这个案例,钱老师引导我们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思想的碰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我们在课堂上遇到类似的事件进行方法知道,为我们诠释了管教有方,才能创设和谐课堂。

  惩罚是对人不对事,管教是对事不对人。在学校,每天都会发生孩子的小磕小碰,每个都是父母的宝贝疙瘩,生怕出现意外,但在一个集体中出现小摩擦是在所难免的,在这种事情发生时,利用冲突后的机会来说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当然仍以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加以化解,管教。再次我们在管教中好注意“控制,但不唠叨”。因为,吼叫唠叨没用,应用行动言行来证明给孩子看,在爱与管教中拿捏平衡,心平气和地处理问题。

  我们教育者不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情况而放弃了对学生的管教,因为只有勇于承认失败与挫折,正视它,直接面对它,才会让学生心智更加成熟。总的说,我们教育者不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情况而放弃了对学生的管教因为你的放弃会让学生感到没有人可以教育他,让他在自己的理想世界中成长,让其养成自狂自大、受不得半点委屈、对别人的不尊重无公德思想、无责任感的习惯,这样的学生是多么的可悲。当他长大成人后又是多么的“不健全”啊!如果是这样教育也就成了无效的教育。因而我们对学生必须要勇于管教、严格管教才是对学生负责的教育让他成为一个“健康”的人;才是对国家教育的负责让祖国成为一个强盛而和谐的国家。

  因此勇于管教的老师能给学生带来安全感;其次,学生热爱公正,当有人违反规则时,他们希望老师立即处理。既然管教那么好,那还犹豫什么,严加管教吧。但杜布森用自己25年来与父母和孩子打交道的经验告诉我们:最好的管教建议是在管教难题出现之前,花时间与孩子们一起嬉戏玩耍,共同分享欢笑和喜悦的时光。

  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雪莉老师”,每堂课都有一支“魔力粉笔”,创建好我们的和谐课堂!

勇于管教读后感1500字5


  畅销全球的《勇于管教》这本书,作者是詹姆士·杜布森,他是美国头号心理学家、家庭教育最高顾问。

  拿到书以后,我大致翻了《勇于管教》一书围绕“管教”一词展开,第一章阐述了管教是应对孩子挑战的最好方式;第二章阐述了管教的首要原则:培养孩子对父母的尊重;第三章阐述了管教的另外四项基本原则:最好的沟通机会通常在管教事件后出现、避免喋喋不休的管教、不要让孩子陷入物质享受、管教要与爱平衡;第四章阐述了管教原则的具体运用;第五、六章阐述了管教的神奇工具--强化定律;第七、八章阐述了学习中的管教与学习的障碍;第九章阐述了道德教育与管教。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了解“管教”的含义:什么事是否能做不是孩子说了算,而由父母或老师说了算,即是管教。那么作为父母,怎样才能科学管教孩子,让自己说了算,詹姆士在书中提道:培养孩子对父母的尊重是儿童教育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原则。教育孩子尊重父母,服从父母管教,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自尊,而是因为孩子对父母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今后对其他人的态度,影响孩子长大后对社会关系的处理。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尊重父母,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要让孩子知道长幼有别,懂得尊重长辈。

  在许多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没有处在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上:要么是疼爱过度,要么是过于严厉,不左就右,很难权衡。为了让孩子学会孝敬父母,我们首先要懂得尊重孩子。只有父母和孩子站在同一个平衡点上,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才能和谐平稳地发展,孩子才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与指导下开心地生活与学习。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不能给予孩子适当的独立空间,孩子就没有思考的余地,只是按父母的吩咐行事,就变成了父母跟孩子要尊敬,而不是孩子主动尊敬父母,孩子就会心理扭曲,产生对抗,不服管教。

  第二,要让孩子了解父母养育的辛苦与不易,懂得感恩。

  现在的孩子,多数不知道父母赚钱辛苦,而父母又觉得孩子太小,与他们沟通工作上面的事情没必要。因此,孩子想要什么就给钱去买,不想掏钱的时候,就训斥孩子,这样的举动无益于我们维持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为了让孩子更合理地消费,让他们知道父母养育的辛苦与不易,父母应该适时提起自己工作上的事情,让孩子知道赚钱辛苦,这样,孩子有了知情权,感觉到自己被重视,也能让孩子珍惜自己现有的生活,从心底产生对父母的尊敬和感激。日后,当孩子再次看见喜欢的东西想要购买时,就会想起爸爸妈妈赚钱不易,会思考完毕后再决定是否购买。作为班主任老师,我们也可以利用各种节日,做一些亲子互动的活动,增进孩子和父母的情感交流,提升父母在孩子心中的权威,从而培养孩子对父母的感恩与尊重。

  第三,从生活小事开始,培养孩子尊重、孝敬父母的习惯。

  我们培养孩子尊重、孝敬父母,就是希望孩子能做到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虑、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并且要把这些要求变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性行为,我们就应当从日常小事抓起,培养孩子。比如饭后要求孩子帮父母主动收拾碗筷、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房间自己收拾等等,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不包办,给孩子发挥的机会。孩子经常做,自然会形成良好的习惯。

  当然一切不能操之过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及个性特点来具体引导、耐心培养、热情鼓励。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爱做家务的好习惯,也培养了孩子尊重、孝敬父母的意识,一举两得。

  第四,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最好的榜样

  有的父母一直因为孩子对自己的恶劣态度而感到困扰,那么,作为父母,当孩子不小心犯错时是怎么对待对待孩子的?是不是也很粗暴、恶劣?试想,如果一位父亲在孩子犯错时用尽讽刺和伤害的语言,那么这位父亲能得到孩子的对他的尊重吗?可以说,最好的教育是不教育,是以身作则。

  最后,我用书中的一句话结束我的读后感:管教孩子的首要目标是获得并维护孩子对父母的尊重。如果父母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他的生活将充满烦恼。

1 2

书籍简介

  • 勇于管教

    勇于管教

    詹姆士·杜布森教育 358人浏览

      《勇于管教》是2009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国)詹姆士·杜布森。该书讲述了有些专家认为品格不是被培养出来的,他们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对孩子放任自流。杜博士反对这样的观点。  孩子只有在真爱和管教中才能健康成长。现今时代,不良信息、不道德行为与优秀品质在社会中共存。父母若单凭愿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