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700字

2022-05-15 16:13:38.0 傅雷家书 读后感700字 家庭教育书籍读后感 361 浏览

简介《傅雷家书》是由傅雷编著的家庭教育类书籍,出版以来广受读者好评。以下范文由读书感悟小编为大家整理,内容涵盖"傅雷家书读后感700字-傅雷家书读后感700字初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傅雷家书读后感700字1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从古至今,家书一直都是父母与子女之间情感交汇的桥梁,书信中不仅仅流露出家人之间的关怀,也有对子女的教导,对未来的期盼。《傅雷家书》就是众多家书中的典型。

  当我翻开这本书,细细品读后的第一感觉就是一家人浓浓的爱。

  傅雷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美术评论家等,他翻译过的作品不计其数,可以说是一位举世瞩目的名人,但他同时也是一位父亲,一位严慈的父亲,他教给傅聪为人处事,艺术修养,学习生活等方面内容,字里行间都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和期望。比如,在为人处事方面,傅雷对儿子说,"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又或是"多少迂回的路,多少痛苦,多少失意,多少挫折,换来你今日的成功!可见为了获得更大的成功,只有加倍努力,同时也得期待别的迂回,别的挫折。″这些让儿子更加明白,经历痛苦的灵魂,会收获更加丰厚的人生,要勇于面对挫折,直视困难才能成功。这些也使我在生活中获得极大的鼓励。

  除了在做人做事方面的殷殷教诲,在艺术修养方面也给予许多教导。他用一些专业的术语为儿子讲解各种问题,教会儿子音乐技巧并使他的心灵得到修养。比如,"以音乐而论,我觉得你的《协奏曲》非常含蓄。绝无鲁宾斯坦那种感伤情调,你的情感都是内在的。第一乐章的技巧不尽完整,结尾部分似乎很明显的有些毛病。第二乐章细腻至极,touch是delicate至极。最后一章非常brilliant。″这段话是弗雷在听儿子唱片的评价和指导,并逐一分析优缺点,可见傅雷对儿子唱片的认真对待和关注教导。通过这些书信的交流,使父子之间的情感进一步增加。

  这本书是一本艺术学徒的修养读物,是一本哲理深刻的人生导书,更是一本充满浓浓父子之情的家书……

傅雷家书读后感700字2


  《傅雷家书》,虽然是一封书信集,更像是一篇篇优美的散文。用美的词语来描绘这人世间最珍贵的情感,用悠扬婉转的呼唤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这本教子书的作者就是傅雷。他是当代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他是一位严格但又不乏爱心的伟大父亲。他经常以自己为例来教导儿子(傅聪):做人要谦虚和善,遇到困难不放弃,获大奖不骄傲。即告诉我们先成人,再成才的道理。
傅雷家书
  我的父亲,是一位和善却又不完全和善的父亲。对,你没有看错,我父亲四十岁之前脾气很暴躁,十分暴躁。一生气就像一个四岁的小朋友一样,跟我抢电视看。妈妈还总说让我让着爸爸。总结起来四十岁之前,他像一只十分暴躁的狮子。可到了四十岁之后,我看着父亲像变了一个人。他变得不那么容易生气,变得越来越有耐心。他像一位神父威严却又慈祥。我都怀疑父亲是不是提前步入了老年生活?他变得不同后,总喜欢和我讲大道理。说什么做事要冷静,不要总是哭之类的话。我突然觉得,我的父亲似乎也变得和傅雷一样,那样爱孩子的父亲。

  傅雷对傅聪的爱,

  就像一个个明灯,充满希望的照亮儿子前方的路;

  就像一架架坦克,为他清除了许多障碍,助他成长;

  就像一场场烟花,为他华丽的绽放,灿烂又不世俗;

  就像一株株腊梅,铸他体魄强其精神,坚定又不屈。

  就像父亲对我一样。

  人世间所有的父亲待子女就像蓝天配白云,温暖依旧;夜空配繁星,闪烁无际;青春配梦想,激情澎湃;也像海枯石烂般永远不变,坚定一生。

  傅雷对傅聪那伟岸澎湃的爱,温暖慈祥的爱,都融了一封封家书中,伴着傅聪一生成长。我想,我的一生成长,也都有父亲相伴。

傅雷家书读后感700字3


  读完《傅雷家书》,傅雷对傅聪的严格教育与音乐上的交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傅雷曾说“艺术若是最美的花朵,生活就是开花的树木”,那么我想说“傅聪的修养若是最美的花朵,傅雷的教育就是开花的树木”。在事业上,傅雷尽力助儿子一臂之力;在生活上,傅雷周到地考虑到了儿子可能会遇到的种种困难;在思想上,父子完全结合成了一体,即使相隔千里.傅雷,他用他的行动,点亮了傅聪傅敏心灵的灯。

  在这伟大的父爱背后,在一封封信的千言万语背后,其实也隐藏着至关重要的线索——故事的背景。在最开始,傅聪为追求自己的梦想奔赴外国求学时,傅雷和妻子用温和贴切的口吻,仿佛近在咫尺地在与孩子聊天,字里行间透露着他们对傅聪的思念,还时而不经意暴露出傅雷因对傅聪的生活和学业太过紧张而显得焦急的口吻。

  这时的故事背景一切都安好,感情也是那么纯真。可是读到1961年5月23日的那封信时,我总会感觉哪里怪怪的,细心摸索了一下便发现傅雷的口吻变了,虽然表面上是一封再简单不过的信,但是在写这封信时的背景是这样的——傅雷被污蔑且被错误批评,还要进行“思想改造”(其实就相当于坐牢)。

  傅雷当时的心境一定是复杂、混乱的,所以这封信也显得迷茫和硬板,傅雷好像另有所思。可惜的是,以傅聪从波兰出走英国为转折点,政治的包袱日重一日,傅雷和妻子朱馥梅最后选择的结局,总让我心有所戚。

  家书中,充分体现了傅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儿子无私关爱,为人坦荡、秉性刚毅的形象;也充分体现了傅聪孝敬父母,热爱音乐,心怀祖国的人物形象;傅聪的母亲朱馥梅在我眼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在傅聪还小的时候,她就像家庭的润滑剂,承担着傅雷的冲动怒火。

  傅聪大了,在海外留学,作为爱子情深的母亲,端庄贤淑、温厚善良的慈母形象跃然纸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傅雷家书》以真挚的感情深深地打动了我,傅聪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感人至深。

傅雷家书读后感700字4


  感受一种情怀,品味一种情调,描摹一种风景,沉醉一种心情,享受自然的馈赠,享受文字的浸润,享受内心的丰盈。

  哪有一个父母愿意孩子离开自己身边?哪有一个父母愿意看见自己孩子陷入迷途?哪有一个父母愿意自己孩子一事无成?傅雷家书中凝聚着傅雷先生对儿子深厚的爱与思念,他在信中总不忘告诫儿子:一个年轻人该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

  在信中,傅雷先生不仅和儿子谈艺术学习,还谈生活、做人、修养,就连傅聪写了错别字,傅雷先生也会耐心纠正,让我清楚的感受到傅雷先生的细致、严谨、认真的态度,他也用自己的经历教导儿子要待人谦虚,也让我看到了一个严厉的父亲对儿子深厚的爱。

  读完这本书,我对父爱又有深一层的理解。父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只是父亲不会表达自己的爱罢了。傅雷先生在书中说,他的教育不是没有缺点,尤其所用的方式过于严厉,过于偏激……我曾看过一篇报道,中国人们大学教授俞国良写了一封信给他的儿女,在信中嘱咐道:“……认真做人,珍爱生命,认真做事,责任为重,认真做学问,重视身心健康……”可见每一位父母都非常注重对孩子的身心教育。

  这又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有一次我偷吃了零食后拒不承认,他让我在阳台里站了一整天,也不给我吃饭,我当时并不能理解父亲,甚至对他产生了一种憎恨。但当我读完了傅雷家书,看到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后,回想起这件事,猛然间,我明白了:哪个父亲会害自己的孩子呢?他罚我,是为了让我记住,诚信是一粒糖果,吃了它,让你的生活变得甜蜜;是一双鞋子,穿上它,走到哪都无忧无虑;是一块砖头,用它,砌成你的人生之路。

  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我们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风度翩翩的少年,父母在我们身上倾注了多少情与爱,交给我们多少为人处事的道理,帮助我们树立人生目标。

  我愿意像只蝶儿恋着一朵花那样,依傍在你们的枝头!

傅雷家书读后感700字5


  人们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一本好书带给我们的财富远超我们想象。我所阅读的《傅雷家书》就是一本很有教育意义的书。

  本书收录了傅雷先生在儿子傅聪出国留学的几年间寄去的家书。每一封家信都饱含着傅雷先生深沉的父爱,傅雷先生的每一句话,都如同至理名言般意蕴深远。

  我印象较深刻的有两方面:一是傅雷先生对傅聪的爱国教育;二是傅雷先生对儿媳的关爱。

  其一,傅聪远赴欧洲留学,还常周游列国巡回演出。傅雷先生总是告诫傅聪,要常怀一颗赤子之心,时刻铭记自己的祖国,无论何时何地,不要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时时刻刻维护祖国尊严,保护好祖国。

  这一点是极为重要,却仍有众多人难以做到的。时至今日,仍有人为了洋币,潜伏在中国收集情报,为“尊贵”的洋人献上祖国的机密。也有人心安理得的接受着国家投资的优良教育,却在学成后跑去为外国人效力。

  归根结底,这些人是忘了本,忘了自己的一切是中国给予的,他们是没有一颗赤子之心的,说到底是不爱国的。这是令我们叹惋的,

  其二,傅雷先生对儿媳弥拉的关爱,就像亲生女儿一般无微不至,从弥拉的身体状况到孕期的注意事项,甚至还在给傅聪写信时特地考虑到弥拉。

  这也是难得可贵的,且不说离我们遥远的那个年代。时至今日,还是有许多女性,在公婆家受了许多委屈。“一女子被公婆虐待致抑郁”“一女性遭婆家虐待”诸如此类的丑闻,频频爆出,这到底是个人的恶意,还是社会对所有女性的恶意?

  这无法言喻,只希望天下公婆都如傅雷夫妇一样和蔼、善良。

  《傅雷家书》是一部极有教育意义的书,这本书令我在各方面都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我是愿意再读一次的。

1 2

书籍简介

  • 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

    傅雷家庭教育 1498人浏览

      《傅雷家书》作者是傅雷、朱梅馥、傅聪,编者是傅敏。《傅雷家书》最早出版于1981年,《傅雷家书》的出版是当时轰动性的文化事件,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它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儿子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  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