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800字

2023-04-14 13:32:18.0 给教师的建议 读后感1800字 教师读后感1800字 294 浏览

简介《给教师的建议》是由苏霍姆林斯基编著的教育类书籍,出版以来广受读者好评。以下范文由读书感悟小编为大家整理,内容涵盖"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8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800字1


  读书,既要读无字之书,又要读有字之书。寒假里除了“读读”自然的美景,“读读”生活的温情,还读了几本有字书。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就是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本。或清晨吮着清露朝气,或傍晚伴着晚霞归山,或深夜点着寂静灯光,当一个个汉字和标点跳进了我的眼眸,当一个个人物站立在我的身旁,当一幕幕画面放映于我的脑海……好像美食在我的舌尖跳舞,令人回味无穷!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是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书中有很多作者教育教学中的实例,也有精辟的理论阐释。它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教育的真谛,也引发了很多思考,在此谈谈我的体会。

  阅读,点亮最远的航路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他认为“如果学生一步也不越出教科书的框框,那就无从说起他对知识有稳定的兴趣。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地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引自书中原文)

  对此,我深有同感。阅读,使儿童与自己对话,与名家对话,与一切他好奇却又不熟悉的外部世界对话。儿童需要一个可以浸润书香的阅读园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期待在美读、巧思、乐享中让更多学生到达书海的彼岸。于是依托我校小葵花阅读与表达课程,积极打造“一间有童趣的读写教室”,彰显一班一品、一队一策的德育特色。利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遇见几米阳光”开设《童声有稚》栏目,推出线上“好书共享”、“为你读书”、“星空故事会”、“古诗吟诵会”等栏目,为孩子们搭建阅读与分享的展示平台。阅读是输入,写作便是输出。在我开设的《童言无忌》阅读摘抄、诗歌仿写、文段写作、绘本创编等栏目中,一个个小创意在指尖、笔尖与纸间灵动。

  孩子们在阅读中感受乐趣,在表达中获得自信,在合作中增进亲子的交流,在展示时遇见更好的自己。

  花开,值得耐心静候

  “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引自书中原文)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所有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是不同的,而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诚然,每个班级都会有“三分”或者“一分”的学生,这类学生除了学习的质量远远落实甚至行为表现更是令人焦头烂额。

  在我所教的班上就有一个这样的孩子。对,就是那个“经常进办公室”、鼻前挂着“银河”、呆萌却可爱的雅雅。刚进入小学,她在队伍中捣乱做鬼脸,课堂上随意下座位,就餐时大声讲话,而且课桌总是脏乱……哎,她是被“投诉”最多的那一个:上课不认真被其他科任老师“投诉”、破坏公物被大队部“投诉”、不遵守纪律被班干部“投诉”。最令我头疼的是她的学习成绩令人堪忧……我想尽了各种办法来帮助她,但没多大好转。终于,我心力交瘁,不知道该拿她怎么办才好。偶然间我读到了张文亮先生的小诗《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诗中渗透的观点与苏霍姆林斯基坚持有教无类的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给教师的建议
  的确,相比别的孩子,雅雅每一次的进步都要难的多。于是我慢慢的调整自己,放平心态,最大化去寻找她的进步并不断鼓励,去发现她的闪光点并夸大肯定。渐渐地,我看到了她在队伍中挺立的站姿,听到她在课堂中积极的发言,感受她送我小零食暖心的举动……是的,雅雅在进步!现在的雅雅还有很多很多的不足,但她用自己的努力在努力“往前爬”。我坚信,终有一天,她也会成为那只爬上金字塔顶尖的“蜗牛”。

  成长,需要终生学习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工作,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职业,正是由于这种特点决定了教师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及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说,对每一节课,都要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这一观点,正是当今社会对于所有教师的要求——终身学习。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我们需要不断充实自己,开阔视听,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地学习条件。

  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以其朴实的语言情真意切地为我们传达了教育的智慧。我想,它会成为我教育道路上的一盏明灯,点拨、启智。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800字2


  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教师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以使我们的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一一题记

  在学校的倡议下,我阅读了苏联闻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书中谈了一百条建议。人们常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智者进行对话。读着此书,就似乎一位智者站在我面前,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如同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碰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句话:“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重,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这就集中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赏识教育的思想,他认为教师的赏识是实现成功教育的核心所在。

  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尤其要经常刷新赏识教育,要经常刷新赏识教育所告诫教师们的那样:“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少年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重,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赏识教育让自由、欢乐与愉快回归课堂,回归孩子的一日生活,赏识教育把自信、创造与成功,带给孩子,还给孩子一个完整的自我。我感觉我们在教学上还做的远远不够,作为教师一定把爱心放在第一位,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这种师爱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成功的教师,在他们用智慧和汗水积淀成的经验中,有一条是共同的,即千方百计的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不断的强化它。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假如教师发自内心地向学生倾注真情,用真心、善意的语言去打动他们、感化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让他们增强信心和勇气,让他们熟悉到问题的根源,奋起直追,最终他们也会成为生活和学习的强者。另外我们要关爱每一位弱势群体的孩子。学生再幼稚,也有他的个人思想和感情,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施恩或者显示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被动等待我们去塑造的苍白魂灵,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份阳光,给那些“无药可救”的“后进生”。对孩子倾注全部热情,和孩子平等相处,给他们亲切感、安全感和信赖感。爱孩子,就必须善于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心灵感受心灵,用感情赢得感情。

  对中学生,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者,他们面对的不是成绩的低下,而是别人的肯定、老师的赏识和成功的体验,通过这些,才能促使他们产生一种内驱力,促进他们成就动机的发展,促进他们发现自己,看到自己潜在的力量和优点,从而满怀信心地不断争取成功。细细想想,其实孩子犯错误时,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老师的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孩子们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其实孩子们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假如我们讨厌孩子,那么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质上就已经结束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所告诫教师们的那样:“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重,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常读常新,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与体验。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俗话说得好,“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唯一的办法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这也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我的一条好建议。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800字3


  根据彭才华名师工作室的指引,我捧起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这是我所读过的教育专著类书籍中使我触动最大的一本书。书中的一百条建议,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案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从哪儿找时间,一昼夜只有24小时”,“教师的时间和各教学阶段是相互依存的”,“怎样通过阅读发展知识”,“把每个学生引向兴趣的发源地”……它犹如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学者,引领着我不断回顾,不断反省自己所走过的教育道路……。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深知阅读对自己的重要性,但一直困惑在“从哪儿找时间,一昼夜只有24小时”这个问题上。一方面是感觉抽不出时间来阅读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以外的书籍,另一方面是没有迫切的需求感,要教给孩子的知识,参考书中,各类教学设计案例中有大量现成的资料可以直接拿来用!而且因为一直从事低年级的教学工作,繁杂琐碎的班务总让人身心疲惫,有空闲时只想好好休息,不想再进行“脑力劳动”了。但当我读到书中那位成功的历史老师的故事时,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一直自认为的“用心备好每一节课”,只不过是“闭门造车”而已,反观我以往的读书,那可怜的一二十本的数目,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时间从读书中来,要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只有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想使备课不成为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就要读学术著作。要使你所教的那门科学原理课的教科书成为你看来是最浅显的课本。要使教科书成为你的科学知识海洋中的一滴水,而你教给学生的只是这门知识的基本原理。到这个时候,备课就无须花几小时了。”这种境界不就是自己一直在追求的吗?原来自己一直犯着“南辕北辙”的错误,真是“悲剧”!

  再者,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也深知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一直都注重带领孩子,引领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阅读,但当面对那些“对所学教材的领会、理解和记忆都很困难、很迟缓,一项内容还没有理解,另一项内容又该学习了;一项内容背熟了,另一项内容又忘记了”的学困生,我却认为应该要“减轻这类学生的学习负担,最大限度地缩小他们脑力劳动的范围。”一边不辞辛苦地为他们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辅导、补习,一边告诉他们及其家长要先把教科书上的内容读好,有时间有能力再读别的书。”原来,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见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的学习越困难,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就像感光力弱的胶卷需要更长的感光时间一样,成绩差的学生的智力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长时间的科学知识之光来照耀。不是补,不是没完没了的‘督促’”,“学习发生困难和形成差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天到晚死啃教科书,‘拼命使用他的记忆机器’。正因为‘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阅读,阅读,再阅读,无疑是改善学困生的唯一途径。”好吧,承认自己居然“误人子弟”了。

  最后,苏霍姆林斯基还告诉我们,光提倡阅读是不够的,“要掌握知识,还必须要学会‘快速而用心的阅读’,所谓‘快速而用心的阅读’,是指通过目视和心想去领会句子的一部分或不长的整个句子,眼光离得开书本,口头说得出记住了的东西,同时还进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内容,而且思考跟所读材料有关的情景、形象、观念、事实和现象。在小学阶段就应使阅读达到这种完善程度。否则,便做不到用心地掌握知识,不仅如此,不会快速而努力掌握知识,还会使学生的智能钝化,造成思维的混乱、不连贯、不完整和简单化。”这不正是孔圣人教育我们的“学而不思则罔”的道理吗?难怪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堂上都不愿意动脑思考问题,总想等着少数积极的同学和老师给出现成的答案。原因不是他们缺少阅读,而是缺少“用心的阅读”呀!有句话说得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这于学生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呀!

  通过用心阅读,反躬自省,清晰认识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行是知之始,行是知已成。”“知错就改,亡羊补牢”还来得及吧!今天的我将努力践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点,用心地读书、思考,像彭才华老师说的——“让读书成为教师的第一职业”,带领学生用心地读书、思考,让读书成为学生知识来源的“助氧剂”,成为孩子成才的知识窗。

1 2

书籍简介

  • 给教师的建议

    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 705人浏览

      《给教师的建议》是前苏联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编著的教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77年。  在该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分条列出了100条建议,这些建议涉及教师具体教学环节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如何处理学生的家庭作业整个教学流程,也包括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把握好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