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勇气读后感1800字

2023-04-26 15:11:58.0 教学勇气 读后感1800字 教育读后感1800字 239 浏览

简介《教学勇气》是由帕克·帕尔默编著的教育类书籍,出版以来广受读者好评。以下范文由读书感悟小编为大家整理,内容涵盖"教学勇气读后感18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教学勇气读后感1800字1


  遇见一本好书,便是遇见一位智者。很幸运,成为教师不久,我就地遇见了帕克·帕尔默,一位如此富有洞察力的智者。他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深入透彻地写出了老师教育中的内心冲突与挣扎、教师教学中的喜怒哀乐。

  阅读这本书,我不止一次地想起自己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与学生在一起的过往画面,一次次清晰地浮现在脑海。看到触动心弦处,我恨不能冲到帕尔默面前,与他深深握手,告诉他:“是的,就是这样想的!就是像你在书里写的这样!”

  帕默尔在书中写到:教学不论好坏,都发自内心世界。我把我的灵魂状态、我的学科,以及我们共同生存的方式投射到学生心灵上,我在教室里体验到的纠缠不清只不过是折射了我内心生活中的交错盘绕。这让我想起了初为老师一个月,初次带领学生参加运动会的一个场景。

  “老师,加油!加油!”热闹嘈杂的教室里,学生们将我团团围住,声嘶力竭地喊着加油。下午就是学校运动会的教职工接力赛环节了,我就要去参加比赛了。我的学生们异常兴奋,一遍遍地给我加油,仿佛等会上场比赛的人不是我,而是他们自己。

  吵闹中,我听到有学生喊了一句:“老师!加油!倒数第一也没关系!加油!”挤挤挨挨的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喊着加油,我甚至没有分清,这是哪个学生的声音。

  听到这句不一样的加油,我心中的一震,一时间,惊讶、感动、幸福、羞愧、自责各种情感涌上心头。记得那时的我不知如何回应学生们的鼓舞和善意,只有俯下身子,伸出双臂,尽可能多地拥抱围在我身边的学生们。

  就这样,在学生们的簇拥下,我走出教室。那一刻,我仿佛不是即将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而是已经凯旋归来的冠军。

  走向运动场,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看到场外拼命为我加油的学生们,我的眼眶湿润了,这是一群多么可爱的孩子呀!

  然而,就在昨天运动会比赛结束,下午放学前,我还在教室里狠狠地批评了他们:运动会候场时讲小话,坐不住,纪律差;一个多月以来,每天放学全程陪着辛苦训练,班级接力赛却一次次失误,拿了倒数第一;平时训练千叮咛万嘱咐的话,一上赛场就全忘了......

  正如帕尔默所说,当我不了解自我时,我就不了解我的学生们是谁......当我不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时,我就不能够教好他们。那时的我,就是不了解自己,也不能够了解学生,我完全忽视了学生失落的心情。

  比赛失利,拿了倒数第一,学生和我一样难过、懊悔。而我也忽略了,他们还只是刚刚入学一个多月的一年级孩子,在运动场的观众席坐不住,才是他们这个年纪本来的样子......

  然而,我的学生不计前嫌,完全忘记了我昨天对他们的批评和责备。同样在这间教室,一遍遍大声喊着:“老师,加油!”鼓励我:“倒数第一也没关系......”

  帕尔默说:“如果我愿意直面灵魂的镜子,不回避我所看到的,我就有机会获得自我的知识——而就优秀教学而言,认识自我与认识其学生和学科是同等重要的。”而我,正是在学生们给予我那样一遍遍用心、真诚、炽热的呐喊、加油和鼓励中看见了自己.....

  作为新手老师,我从刚入职的“手忙脚乱、慌慌张张”到现在的略微从容,稍有经验,这其中的点滴成长,离不开我的学生们每一次的配合与支持,离不开他们每一日的陪伴和包容。他们包容我初入讲台的紧张,包容我平日里偶尔的失误,包容我在他们调皮时的生气愤怒,包容我尚未改正的缺点,包容我......
教学勇气
  帕尔默在书中说:“教学提供通达灵魂的镜子。”我想到,我未曾像他们的父母一样,给这些学生一粥一饭,一缕一衣,但他们却如同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一样,无条件地爱我,信任我。只是因为我是他们的老师,就对我有着这样纯真热烈的、毫无保留的、没有任何条件的稚子之爱。我更加自责自己那日的言行了。

  我是一个成年人,是一名老师啊,我本该理解学生的尚未成熟,体谅他们层出不穷的错误。学生需要的是教育、引导和爱,而不是批评和责备。我应该多点宽容、多点理解,用坚定地温柔去教育,去引导,他们才会多点成长、多点爱。

  作为教师,无论我们获得哪方面有关自我的知识,都有益于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学术,优秀的教师需要自我意识,这是隐蔽在朴实见解中的奥秘。读了这本书,我深深意识到,我不是一个完美的老师,学生也不是完美小孩。万物皆有缝隙,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我和学生都有不足之处,那正是我们互相包容、支持,互相学习、成长,产生爱与感情的地方!

教学勇气读后感1800字2


  说实话,买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冲着书名买的。单看书名——《教学勇气》。我一度认为这本书是治愈一线教师们职业倦怠的灵丹妙药,可是当我打开这本书时,发现书中专业术语繁多,书中的语句是那么的晦涩难懂,使得我几次把这它放在一旁,弃之不读。而今再拿起它,读着读着,掩卷沉思,发觉这本书的精彩之处就在于极富灵感地表达了教学的痛苦与欢悦,确实带给我些许心灵的慰藉,也启发了我在教学中勇敢面对自我的勇气。

  本书的作者帕克·帕尔默,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美国高等教育协会高级理事。本书的核心理念是“优秀教学不能降格为技术,优秀教学源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善”。作者从不同角度回顾自己十年教改对教师职业的影响,带领教师走进内在的心灵旅程,把教师的自我、学生和同事重新连结,来唤醒教师的职业激情!

  当我读到书中的第五章“教学于共同体中——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时,令我感触颇深。这一章分六个小节阐述了作者对课堂、对自我、对师生关系的重新理解。

  本书第五章第一小节“第三事物”中提出了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和以主体为中心的课堂三个概念。作者主张课堂既不应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应以学生为中心,而应该是以主体为中心。以主体为中心的课堂,教师可以当学生,而学生也可以当教师,彼此都可以向对方发表其见解。看到这里,我想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很久以前,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单一的师讲生听。课堂上老师永远是权威和主宰。后来教学改革,提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和主体。教学模式又陷入了一个怪圈,哪堂课老师讲得越少,学生说得越多就是好课堂。这两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我很迷惘。第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整节课都是老师讲授,学生缺少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种课堂教学模式完全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流于形式,教学目标很难突破,教学质量也会受影响。自从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努力尝试追求帕克·帕尔默所说的以主体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专注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中不断启发、引导和组织教学,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组织的活动,逐渐掌握知识和课堂要点。课堂中只有老师有效的教,学生才会有自主的学。课堂不仅是教师的舞台,也是学生的天地。

  第五章中“微观小宇宙式教学”这一节作者主张“透过课本或电子版本传递事实更为有效,找简短但反复出现的部分先看一遍,然后再看一遍,再检查一次,然后再推敲一次,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应用协调空间和内容之间的需求;每一门学科都像一张全息摄影的照片。”是啊,到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只关注教的内容,应该把课本上的文字、习题、单词变成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不知不觉地把知识学到手,不可贪图面面俱到。新标准英语“Book 1 Module 4 Unit 1 It’s red.”一课,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这节课句型虽简单,但单词量较大。于是,我将这节课分为三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我并没有直接罗列出大量的单词和句型,而是在课前为孩子们播放了一个有关变色龙变颜色的动画片,悄无声息地将孩子们拉进英语的世界,然后让孩子们在教室里找颜色,说颜色;第二课时,我利用小魔术变幻瓶子里水的颜色增加课堂趣味性,引导孩子们一边观察我晃动的瓶子,一边大声读出本节课最难学的单词“chameleon”。让孩子们将难点听一遍,看一遍,读一遍,再练一遍,反反复复推敲练习,他们的小嘴巴对单词完成肌肉记忆的过程就是本节课突破难点的过程;第三课时,在突破课文重难点后,我让孩子们利用自己准备好的颜料自己大胆尝试进行配色,比如:red+green=?/white+red=?/yellow+blue=?/black+white=?组织孩子们对句型“It’s…”加深记忆。对于文本来说,一个课时足以。但是,我将这节课分了三个课时,每个课时突破一个点,尊重学科和学生,让他们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将知识细化、反复化、人性化、生活化,将教的过程和内容分解成“一粒沙中的世界,一朵野花中的天堂”,稳步走向帕克•帕尔默的“微观小宇宙式教学”。

  帕克•帕尔默的这本《教学勇气》就像译者所说,它“引导教师与自我心灵对话,有益于升扬不受逻辑禁锢的轻灵心态,相遇蛰伏的自我潜能,畅通教育智慧”。他也真正地做到了帮助教师们重拾教学勇气,带领教师为重新点燃对人类的教育事业的热情,给教育世界带来更多的光明和生机。

教学勇气读后感1800字3


  曾经我认为,好的教学,一定是有技巧的,那些名师或者优秀班主任们,一定懂得很多教学技巧和班级管理技巧,比如备课技巧、分层教学技巧、分析学情技巧、平衡班级学生技巧。教学的能力和技巧,这些通过观评课等就可以很清晰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但是,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和阅读思考能力的逐步完善,我发现教学方法和技巧再优秀的教师,如果缺乏对于真我的探索,缺少自我认同与自我完善的交织,可能永远也无法蜕变成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这就是本书给我最大的“技巧”——即教师应该如何认识自己,如何体现自身对于教学的价值。

  书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

  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我认同与自我完善。

  教学方法与技巧虽然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促进教学,但也会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生硬、刻板,久而久之,学生习惯这样的教学模式后,可能会产生厌倦感,教师也会因为没有获得职业满足感而产生职业倦怠,形成消极的心理暗示。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一个现象:教师提问后,有的学生(坐在最后或者旁边)举了好几次手,都被老师忽视了——教师总是习惯性选择那些身边的学生,长此以往,这些被忽视的孩子的心灵可能会受到打击,从而排斥这位教师,严重的可能还会产生厌学的情绪。还有一种现象,教师正抑扬顿挫地讲课时,有学生突然问了一个问题,教师对这种“袭击”毫无准备,缺乏知识的积累产生了恐惧的心理,最后只能装作什么都没有看到也没有听到,一如既往地讲解着,直至下课。这种自我逃避的情况不在少数,当然有教师可能会认为这没有什么呀,教书只是我的职业呀,为什么还要去剖析自我呢?的确,“60分万岁”“躺平”“摆烂”的心态不在少数,于是教师队伍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有些教师能在短时间内不断超越自我,转型成为名师,而有些教师则泯然于众人,一辈子浑浑噩噩地直到退休,你也许不知道,正因为这种不负责任的心态,对自己的认识不够清晰,导致出现了伤害学生心理的失误,殊不知,这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

  回到刚才的例子,处于网络时代的学生,他们对于知识的摄取途径在增加,储备的知识量不一定就比教师差,可是教师并没有自我完善。“自我”在一个人的发展历程中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对于“当事者”而言,可能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忽视”,可是对“受害者”而言,是不可逆的。

  所以自我意识、自我完善很重要,这是一种生命力量的汇聚,它能让你收放自如地服务于学习,服务于教学。所以,好的教学是教师首先对自己有深刻的认识,并能遵从真我,在不断的学习中完善自我,将生活与教学融合,并用心对待的结果。我们不光要去发现自己的优点并运用它,更难的是去正视自我的局限,比如知识欠缺、对学情难以把握、害怕被学生厌弃等引发的恐惧、挫折、感伤、死板等心理,正是这些局限才导致我们的课堂缺少了教育的热情和冲动,原本生机勃勃的教育被我们弄得死气沉沉。改变这样的现状需要我们用内部力量的信念,去找回对自我的肯定。

  诚然,外部世界的知识会让我们产生主宰现实的力量,使我们从现实限制中获得自由。所以,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开始痴迷于技术,我们痴迷于技术来解决我们的困境,从而忘记了自我。

  我们需要清楚地明白,“等待”和“依赖”这样的态度,都是被动的,化被动为主动才是一个教育者真正的态度。如何面对并找回这样的失落?——积极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就比如2022版新课标已经问世了,这里面有很多新的教学理念,非常适合教师个人或组成共同体展开研究学习。打破长期地依赖外部“技术方法”,我们可以等待,但是在等待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去探索教学和生活的力量,找回那份原本就属于自我的肯定,真正地维系人们关注教学的热情。

  同时,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我们要批判性地看待用技术解决问题这样地一种思维模式。

  对于教学的权力问题,作者的表达很精准。比如“权力是从外向内起作用,而权威则是从内向外起作用。”“权力”是赋予教师这个职业的,而“权威”是教师这个人自主产生的。我想,一个老师的权威,与他自身的教学气质、教学意识、自我认识密切相关,而这,决不能由“权力”来代替。

  放下心防,多一份对教育的热爱,就多了一份自我认同自我完善的价值,“好老师能在生活中将自己、教学科目和学生联合起来。”每年我们都要进行培优补差,但是,若没有了对学生学习的困难的同情和理解,学困生的转化效果也是不尽如人意的。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应该重新思考怎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怎么尊重学生,怎么完善自我。

1 2

书籍简介

  • 教学勇气

    教学勇气

    帕克·帕尔默教育 296人浏览

      《教学勇气》是2005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帕克·帕尔默。  本书是一本具有开创性的对教师生涯进行探索的书。作者以轻松的文笔,探讨教师的内心世界。观念发人深省,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有很大的启发。本书英文版是亚马逊网站五星级畅销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