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读后感3000字

2023-05-12 15:37:07.0 中国近代史 读后感300字 历史书籍读后感3000字 718 浏览

简介《中国近代史》是由蒋廷黻编著的历史类书籍,出版以来广受读者好评。以下范文由读书感悟小编为大家整理,内容涵盖"中国近代史读后感3000字-中国近代史读后感3000字左右"",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3000字1


  本书是中国近代史开山之作,又被称为近代史的经典之作,以我观之,名副其实。蒋廷黻先生治史,重综合、重分析、重整体把握,与传统“只治史书不治史学”大相径庭。从前所读史书,皆重记事,或只重结果,各种奥妙由读者自行思考,虽然严谨,但总有让人不明所以之处。但本书却很注意讲解事件过程,又侧重于时人的议论,虽然不免于偏颇,却也能成一家之言,而且很精当,又能够启发读者换一种思维思考历史。

  这本书写于1938年春夏之交,当时国家正处于危急存亡之秋,蒋廷黻写这本书饱含着他对近代史的反思和抗战建国的希冀。时处战乱,蒋廷黻忙中取闲写的这本书当然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因为他原本打算花十年时间好好写一本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专著,只可惜忙于政务无暇学术,天不假年,他也未能如愿。但是,尽管简短,《中国近代史》这本书仍然体现了他对近代史的深刻思考和深厚的历史功底,对近代史研究而言也是颇有开创之功的。浅读这本书后,首先可以发觉本书围绕的中心是“近代化进步救国”,这也是他自身思想中心的映射,蒋廷黻先生虽未明说,但字字句句都透露出近代化的必要性,而“近代化”却不仅仅是科学技术上的近代化,还有教育的近代化、治学手段与工具的近代化,从书中历史论述中可以看出,只有通过这样催化近代化历程,中国才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中国近代史》以中英订立“邦交”为开端,从鸦片战争到国家自我复兴的尝试,作者对那个屈辱岁月的思考也同时带动史学家们对于中国前途与出路的集体思考,也影响了相当一代中国人对于“西方近代化”的思考与尝试,并且书中作者对于中国近代人物的介绍与评价也刷新和丰富了我对他们的认知。本书开篇,作者就讲述了关于中英两国订立“建交”的历史事件。从英国皇室派马嘎尔尼勋爵率使团前往中国企图与中国建立国际关系,一直到后来英国通过第一次鸦片战争强制打开中国闭塞多年的大门,可以看出清朝所植根在心的“天朝上国”的顽固思想导致了对自己的高估与对西方各国的蔑视,并且也限制了中国在近代开端的工业发展,最后导致了中国近代化历程遭到限制与搁置和后来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这近二十年来,恰恰是以大英帝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蓬勃发展的时期,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欧洲国家的生产力、工业实力不断发展,并导致了英国等国的经济指数快速增长,这也激发了欧洲各国开阔海外市场的欲望,而版图巨大、历史悠久的中国就是他们的目标之一。在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并没有吸取教训,而与大英帝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让大清王朝感到无关痛痒。清朝的腐败无能内忧外患面对英国的如日中天使其就像待宰羔羊般任人宰割,这时其他列强也意识到了中国市场与其贸易潜力的巨大,从而都起了侵略中国的念头,中国屈辱又壮烈的近代史就此拉开帷幕。

  《中国近代史》一书通过四个章节:剿夷与抚夷,洪秀全与曾国藩,自强及其失败,瓜分及民族之复兴贯穿最波诡云谲的八十五年。既没有过多枯燥的说理,也没有繁目的史料堆砌,更没有死板的考据,而是以多元的视角将这段挫败、自强和变革的历史娓娓道来,全书的重要特点是纵向上时间线清晰,横向上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还兼之与俄国、英国等的比较,视角广阔,人事物重点突出,最典型的便是在鸦片战争中放大了琦善的处境与人物行径,一定程度上反驳了某些人将琦善粗暴地贴上“汉奸”和“卖国贼”一系列标签的不正确认识,动摇了大众对那些在传统与近代化中进退两难的士大夫的刻板印象,用钱穆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时代意见”盖不过“历史意见”。琦善的悲剧在于,他和世界相符合,却与清廷不符合,而清廷不与世界符合,足以将琦善的努力湮没。琦善领先清廷一步,所以终被贬黜;清廷落后世界一步,所以就要挨打。全文引导读者思考近代化的成果与失败原因,提出“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虽时过境迁,价值依旧。
中国近代史
  如果说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那就是蒋廷黻先生所言的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的转变之一:“中国如何从一个乡土社会转变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民族国家”。这也体现出作者强烈的“族国主义”色彩,即关于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的理论。作者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家族宗族伦理关系有深刻体会,和西方近代以来建立的民族国家相比,中国显然仍处于中古社会,尤其是关于军队私有化和军队国家化的问题,充分体现出了近代中国的国民,缺乏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从曾国藩的湘军到李鸿章的淮军再到袁世凯和北洋各派军阀,近代历史上出现的这么多私有化的军队,其根源都在于我们的国民并没有真正的国家民族意识。军队当中的普通官兵也鲜有为保家卫国而战的意识,大多数当兵的人,是为了解决个人生计,谁给饭吃,谁就是老大。所以,孙中山先生改组国民党、建立黄埔军校,建立起一个革命的政党、一只革命的武装对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至关重要。但事实上,孙中山先生死后,国民党内部也是派系林立,并没有真正实现军队的国家化。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华固然是中华民族的灾难和浩劫。但是在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我们这个民族也得以浴火重生,也正是在抗日战争中,我们的国民、我们的军队,开始明白究竟为什么而战,究竟为谁而战。抗战胜利后,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的加强,都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体现。我想,抗战建国,使中国真正转变为一个近代意义的民族国家,也是蒋廷黻先生希望通过此书来唤醒民众的吧。

  本书中有我所熟悉的历史故事,所熟悉的历史人物,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我所知道的熟读儒家经典的士大夫们,他们在中国的近代化中的表现是十分矛盾的。林则徐主张戒烟,这展现了他的大义,后被查处,他几度想变革,他不敢也不能大力宣传了,他更想守住士大夫的清誉;奕是清朝的守卫者,他想大清繁荣,他引进西方的技术与人才,却固守着陈腐的条条框框,未本质的认清变强所需的是西方的新思想,他最终成了掘墓人;李鸿章是士大夫中有雄心和气魄的,练海军,兴教育,敢革新,让人看到一丝光亮,然受中庸思想与局势影响妥协于西方国家,甚至依附于西方,尤其是《中俄密约》的签订,为近代的战争埋下巨大的隐患。

  林则徐他们是少数有先知的士大夫,多数的是贪污受贿,但他们也是矛盾的,他们反对变法,却享受着变法带来的利益,他们讨厌变法者,但真正事情来了他们只会依赖于变法者。甲午战争前他们相对于在中国社会的主角,之后他们就下场了,暮色沉沉的王朝也该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士大夫是旧派,所以他们跳不出自己的圈子,在中国折腾了几十年却收效甚微,然旧的东西中孕育着新的希望,新式的人物为中国带来了色彩,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他们从改革封建制度到推翻封建王朝,这实在是令人喜悦。民国之后中国的革命道路虽难走,可皇帝没了给了中国革命者莫大的鼓舞,民族之心,家国之情被唤醒,我们需要除旧迎新,新文化,马克思主义到了中国,思想革命已然到来,这段历史我总觉得很是艰辛,很不容易。

  蒋廷黻先生的观点也非常的通透,寥寥数语就把事件明白透彻的点出,叫人豁然开朗。比如讲到中西关系,蒋先生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讲到洋务运动的失败,蒋先生则说:“在于他们的不彻底。他们为什么不彻底呢?一部分因为他们自己不要彻底,大部分因为时代不容许他们彻底。”而谈到甲午战争的失败则说“甲午之战是高度西洋化近代化之日本战胜了低度西洋化近代化之中国。”我就觉得这些总结都精炼又点到了中心。他本就是时代中的人,站在时代中写时代,对历史思考的深度和价值,即使是到现在看来仍然让我们惊叹。

  一言以蔽之,这本书尽管很薄,细细读来,却是很厚,这份厚重,是历史的厚重,蕴含了中国民族近代以来深重的苦难和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青年的我们也要有先进的思想,要以史为鉴,锐意进取,建设国家。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3000字2


  从整体看,十九世纪到民国时期,即中国的近代,用两个字概括:窝囊!纵观中国历史,从秦统一到清建国,两千多年来,中国从未在世界(外交方面)失去过场子,而短短几十年,泱泱中华便一蹶不振。

  十八世纪中期,当西方开始工业革命时,我们还停留在唐宋时期的工业方式。

  十九世纪当西方将科学运用到各个领域,我们还在做八股文。当西方已具备所谓的近代化,我们还停留在中古。这就是我们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虽然此前俄罗斯、土耳其、日本等国与我们情况大致相同:俄国在十七世纪时在世界没有地位;土耳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惨败;日本的科技与文化还是从隋唐时期学的。然而日本的唯新迅速而彻底;土耳其在凯末尔带领下团结一心;俄国有伟大的彼得大帝。一句话,别人正在进步,我们原地踏步,其实就是退步,让人不得不服。

  那么,既然外国能近代化,我们为何不可?首先,我们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次,我们有四大发明——这至少说明我们在科技方面有一定优势。最后,我们中有部分人思维是开放的,思想是先进的。故,论人论地,我中华本可以有一番作为。然而,我们又何以遇上了这从未有过的难关呢?

  就晚清来说,主要有五个方面。

  第一、清皇族与贵族。清朝皇帝的保守是失败的关键:乾隆、嘉庆都将外国使者拒之门外;道光、咸丰等虽都有志于改革,但他们都没有将其彻底进行。贵族们在大多数只图自己利益,无心救国。

  第二、清朝的军队。清朝政府军为八旗和绿营,此外还有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及胡林翼的军队。八旗和绿营本来都是主力,但当战事一停,他们就变得散漫;湘军纪律严明,但后来也散漫起来。重点是曾、李、左、胡的军队都只听其唯一领袖领导,他们不会听从皇帝调遣,而是谁对他们好就听从谁。以湘军为例,一次曾国荃回乡招兵,曾国藩无法调遣其部将,因曾国荃手下的本部将佐只知“九帅”,不知“中堂”。所以湘、淮军是私人武装的开始。

  第三、太平天国。由洪秀全统领的太平军,以基督教为“国教”,以两广为起点,直击金陵(南京),差点与清形成南北对峙。他们利用人民的反清情绪,引导起义军,但被曾国藩等人剿灭。太平天国让本就风雨飘摇的清朝雪上加霜。

  第四、士大夫与百姓。士大夫以孔孟、程朱这四位(孔子、孟子、程颐、朱熹)儒家理学圣人为榜样,以成为圣人为目标,使得士大夫阶层统一有中庸与好面子的特点。中庸与这时代不符,好面子使得他们太害怕受舆论攻击,而不能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敢打破常规。百姓则是乌合之众,各个从众心理严重,不会辨别真假,只知道瞎起哄。这些人(士大夫及百姓)数量众众多,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有利亦有弊)。

  第五、民族关系与外交关系。满人压迫汉人,甚至刻意屠杀汉人,内讧不断发生。从甲午海战以后,中国的大门被打开。“弱国无外交”,中国人只能看着自己的耻辱而无法反抗。第四点中提到的“一股强大的力量”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们恨“洋人”侵占国土,于是便与其发生矛盾,而洋人又找清政府说理,政府软弱只能赔偿,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尽管晚清也不乏有觉悟的人:恭王奕及助手文祥、增格林治理、林则徐、曾、李、左、胡诸人。他们都是先进思想的代表,也尝试改革,却未能将改革进行彻底!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后,因爱惜名声,不敢公开发表自己的改革方针。而恭、文、增等诸位虽有改革之念,有“师夷长以制夷”的想法,却不了解国外新文化、科学的本质,不承认旧思想的弊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人心不齐,总督丁汝昌是个奇兵定远号(旗舰)舰长刘步蟾贪生怕死,打乱了整个战术,导致甲午海战的失败,这些都是改革不彻底的表现。

  中华民国的建立算是改革的一个成功的案例,我们终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关于民国有三个关键点。

  一、孙中山。他去过欧洲、到过日本、访过俄国。他了解过欧洲工业革命成功的原因,见识过日本维新成功的好处,得到过列宁的帮助。他成立了兴中会,建立了黄埔军校,他还是中华民国的建立者。虽然他接受过欧、美、日、俄的新先进思想,所提出的三民主义在中国影响深远,但他的做法也不尽完善,也不彻底。他的想法虽然对中国有推进作用,可是内部意见不统一,改革进行中又受到了士大夫阶层的反抗,再加上他的早逝,刚有起色的中国又落了下去。

  二、袁世凯。他是晚清时期的人,他是北洋军阀的领导者。他老奸巨猾,为自己谋得了中华民国第一位正式大总统之职。上任后没干一件也于国有利的事。他与日本签订有辱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还想当皇帝,最终落得个千古骂名。

  三、北洋军阀。在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各自独立。实质上,他们是湘、淮军这样的私人武装的延续。他们只为自己谋利,分裂割据,混战了十五年。

  若观夫中国近代之全貌,可谓弊端万千:国人之所以读书,无非为了当官,所以狂做八股风,疯读孔儒,妄求以满口“之乎者也”谋取国之幸福。北洋水师之所以败北,因人心不齐,思想保守。曾涤生(国藩)之爱将彭玉麟,欲使火船烧“倭寇”。李鸿章所选之人才——丁汝昌,乃骑兵,只因其为人宽厚,竟将“洋军官”海军上将尽逐走。定远号舰长刘步蟾只图自保,打乱战术,自掣其肘。袁世凯欲称帝,乱国纲。北洋军阀混战,破民生。中国近代如此之乱,改革不彻底乃其原因。

  是故:国家如果无知,就会被骗;国家如果保守,就会挨打,国家如果不改革,就会灭亡。在这个时代,败仗是绝不能打的,甲午海战便是铁证!在这个时代,唯有抛弃中华自古以来的中庸与好面子;唯有“师夷长以制夷”,从科学与文化知识方面提高自己,用先进技术武装自己。唯有追寻孙总理的意志,将改革彻彻底底的发扬下去,中国,才能在这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站立起来。

1 2

书籍简介

  •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蒋廷黻历史 237人浏览

      《中国近代史》是蒋廷黻创作的历史类著作,于1938年首次出版。  《中国近代史》把“中国近代史”界定为“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成为该书论述的主线。作者在该书中提出了“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国家兴亡”的观点。这本近代史采用对比的方法,一开始就抓住中国社会的差距说话,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