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存亡之战》观后感2000字左右
2024-11-04 志愿军:存亡之战 观后感2000字 电影观后感2000字 147 浏览
看了《志愿军:存亡之战》,不得不说陈凯歌导演还是很会讲故事的,陈导依然拥有强大的、绝对的叙事把控力,运用“教科书级别”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对宏大的事件展开细腻而温情的叙事。
一把钥匙承载着深深的家国情怀
一把钥匙,是老李一家三口的情感寄托,是所有志愿军对家国的深切眷恋。影片中李默尹、李想、李晓一家三口与今日观众实现情感异质同构的代入。李默尹不仅是一位冷静睿智、身经百战的指挥官,也是慈爱严肃的父亲;李想则是一位勇敢无畏却不善言辞的哥哥。这种独特的角色设定使得人物更具层次感,同时也引发观众对个人与家国关系的思考。一把钥匙,不仅仅是一个象征物,它还承载着家庭的联系和记忆。它不仅象征着家的温暖和安全感,也代表了家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和牵挂,更代表着他们对小家的守护,更象征着志愿军将士对祖国安全和人民利益的誓死捍卫。这个家庭在战火纷飞中难得的团聚,彼此拥抱带来的温馨,以及那一瞬间被照片永恒记录,都构成了刻骨铭心的回忆,更是代表了战场上无数家庭的共同期待和心愿。甚至,李晓在作为翻译向美军进行广播的时候,都奉劝他们“gohome(回家)”,从而贯通了全人类的共同情感。顺着这个“家”的情感逻辑,志愿军战士们高呼着各自的家乡冲向敌人,虽然他们来自中国的不同地方,但他们的小家都归属一个共同的大家:中国,体现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内涵。
一颗糖承载着“理想”与“希望”
影片中,一颗糖也成为了贯穿全片的情感纽带,承载着三代人的家国记忆与亲情牵绊。导演陈凯歌匠心独运,以写意的手法赋予糖果超越物质本身的意义,使之成为象征“理想”与“希望”的载体。那颗糖果由国内的一位小朋友夹在信中寄给志愿军,彭德怀将糖果托李默尹送给李想。抗美援朝时期,民众自发捐献物资到前线,其中就包括这个牌子的水果糖。炒米、炒面、冻土豆,物资匮乏的环境下,这颗来之不易的“天明”糖果,似乎也象征着李想心中对“明天”的希冀和渴望。后来,李想又将糖果给了妹妹李晓,在把糖拿出来送给李晓的那刻,也同时把“明天”送给了妹妹和祖国,希望一家人可以在战争胜利后顺利团圆,而未来的日子也可以像糖一般甜蜜。李想牺牲前还在满足地闻着糖果纸上残留的香味。这一刻,这张糖纸,代表着李想对生的渴望,代表着他用生命去守卫和平的信念,更代表着他身为共和国军人而做出去牺牲的抉择的伟大,展现了志愿军战士们在残酷战争中的人性光辉。而李晓送给李想的那朵小红花,在战场上被传递时,有战士情不自禁地说“像是好日子的味道”。战场上硝烟弥漫的氛围与和平时期的美好生活看起来格格不入,却有一种特殊的因果关系,志愿军的战斗正是为了未来的好日子,或者说为了家人的好日子。一颗糖把战争片中的人物串联起来,成为联接人物情感,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元素;不仅是情感的纽带,更是希望与理想的象征,给紧张而惨烈的战争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影片最后,糖纸裹着干花随水流逝的画面,犹如一封无声的家书,传递出战争的残酷与生命的脆弱,同时也揭示了志愿军战士们坚守信念、舍身卫国的崇高精神。
一众英雄谱写了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华章陈凯歌在角色特辑中提到:“这一部与第一部最大的不同,就是要讲战争中的人。此次《志愿军:存亡之战》将更多笔墨投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无名战士,在今日释出的“铁血不灭”角色特辑中主创们将每一位前线战士背后的故事徐徐展开,“忠勇”的李想作为朝鲜战场上万千战士中的一员,既是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营教导员,同时也是儿子和哥哥,心怀家国的他坚定背负军人使命;心存“大义”的李默尹对于架构起一个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家人们的情感寄托,但身为军人的使命感驱使着他必须离开家;李晓从李家小妹长成“巾帼”战士,虽然见证了战场的残酷但依然选择坚定前行;吴本正从最初的怀疑者到亲临前线的武器专家,在战场上才真切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战争不仅磨砺了他的意志,更使他深刻理解了人性的光明与阴暗。在生死边缘,他见证了战友间的无私奉献与深厚情谊,也目睹了敌我双方在极端环境下的道德抉择与人性挣扎。这种转变不仅是对个体心理承受力的极限挑战,更是对人类共通情感与价值观念的深度挖掘。电影不仅刻画了英勇奋战的战斗戏份,也描绘出真实恢弘的战争全貌。孙醒的故事线尤其让人动容,他在松骨峰战役中患上了应激创伤,虽然负伤失忆但枪声一响还是会第一时间冲上战场。后来,在战友们的帮助下,他最终重拾记忆,再次投入战斗。这个过程展现了战争对人的心灵冲击,也诠释了“志愿军精神”——哪怕遭受再大的打击,也不会放弃自己的战斗使命。杨三弟作为战损记录员努力记下每一个战士的名字,让更多英雄被历史“铭记”。杨三弟这个角色代表了志愿军中的无名英雄们。他一开始是个胆怯的年轻人,战斗中却逐渐蜕变,最终敢于直面死亡,用自己的生命守护阵地。电影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的成长过程,让观众不由自主地为他揪心、落泪。蔡长元“反常规用兵”,将士兵分散成几百个小的作战单位,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们或许有过逃避、怯懦的时刻,但在战争中,他们不断战胜内心的恐惧,成为勇敢、成熟、坚毅的战士。武器专家吴本正从最初痴迷于武器精准度与杀伤力,只相信科学数据的“不食人间烟火”,到了解了志愿军将士的真实作战情况后,变得充满“人情味”。吴本正目睹了志愿军将士在战场上“抵近投弹”,找到了“凭什么出兵作战”的答案,明白了这场战争的真正意义。导演陈凯歌携一众主创细致打磨角色,丰富每个角色的人物弧光,只为让英雄的故事再次被大家看见。
曾记得,在谈及电影创作时,陈导情深意切地说,“我最害怕就是这些人被遗忘,这是我去拍《志愿军》三部曲最大的动力,这一切都归结成一句话,一切荣誉归于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敢忘,不能忘。致敬不朽的人民英雄!
上一篇:毛姆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000字
下一篇:正面管教教师读书感悟600字
相关文章
书籍简介
-
志愿军:存亡之战
陈凯歌电影 306人浏览
影片聚焦铁原阻击战。1951年5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刚刚结束了持续一个月的作战,就受命进驻铁原战场,正面对抗“联合国军”4个师。志愿军将士们浴血奋战,终于把敌军打上了谈判桌。 为了完成任务,63军189师的战士化整为零,把自己变成一根钉子,牢牢钉在阵地上。 1营阵地上,身为营教导员的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