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细读读后感2000字

2022-07-09 14:51:40.0 名作细读 读后感2000字 教师读后感2000字 440 浏览

简介《名作细读》是由孙绍振编著的教育类书籍,出版以来广受读者好评。以下范文由读书感悟小编为大家整理,内容涵盖"名作细读读后感20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名作细读读后感2000字1


  《名作细读》是读书班五六月份的共读书籍。它由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绍振所编写,孙教授深切关注中学语文教学问题,基于个案分析,创建了独特的名著细读的方法。

  孙绍振教授说:“语文老师面对的不是惶恐的未知者,而是自以为是的‘已知者’”。这句话让我身有同感的同时,不禁也反思自己。因为经典文本的解读,于我而言,是弱项,更是难点。面对文本时,自我感觉良好,偶尔解读上有些许障碍,便求助于注解或者工具书。但这只是表面上的已知,要想进入到文本,揭示深层次的、有内涵的奥秘就显得捉襟见肘,张口结舌了。

  细读本书,收获颇丰。尤其古诗的解读,更是拓展了原有的视角。孙教授以一篇篇具体的经典诗文用还原法、比较法让我明白古诗还可以这样解析。

  还原法

  “还原法”是贯穿本书始终的细读名作策略,尤其在鉴赏古诗词的时候,面对一些千古名句,教师往往只知其好,却说不出其为何好,就造成课堂教学时,往往只能做到带学生多遍朗读,或时使用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语来搪塞,如“构思新颖”“比喻十分巧妙”等,却无法带学生去领略名句独特、深沉的艺术魅力,这不失为一种遗憾。孙教授通过“还原法”还原情景,解析文本,让读者与文本拉近距离,使读者体会到经典诗文的妙处与其中令人动容的思想感情。

  如孙教授在回复福建语文学会会长王立根提出的“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千百年来,人们都说好得不得了,到底好在哪里?”时,就用还原法进行了深入解析:第一,如果把“今宵酒醒何处”还原成“昨夜酒醉何处”,如此一来,一系列矛盾或者差异就显现出来了,继而进行分析。酒醒是酒醉的结果,诗人偏偏不写酒醉就写酒醒,就是留下空白,让读者想象酒醉的时长及原因。第二,酒醉到什么时候才醒?“晓风残月”,一个“晓”,一个“残月”,说明醉了一夜,天已经亮了。第三,在什么地方醒来?醒来以后竟不知身在“何处”,可见酒之酣,醒来还继续迷糊,可见酒醉后是随地倒下的。不是在室内,而是在室外。第四,为什么会要醉成这样?因为离别,这是一首送别词。第五,更不可忽略的是,醉汉本该酒气熏人,衣襟污秽,但是这全然不在感觉之内,全然无狼狈之感,视觉所见唯有杨柳、残月,触觉所感,只有晓风吹拂。词人用三个细节把醉汉醉酒转化成写意画幅,把狼狈的姿态转化为自我炫耀,可见作者感情多么深沉、心态多么自如。

  孙教授通过“还原法”,将醉酒之因,酒醒后的时间地点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紧扣文本,复原当时场景,接着自问自答,深入诗人内心,解说清晰易懂,让人不知不觉认同其观点,与他一起探索古诗的奥秘。

  比较法

  孙教授在古诗的解读中,使用最多的另一种策略是比较。如赏析杜牧的《江南春》时,孙教授将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进行对比。孙教授提到诗的前两句十分精炼,诗人把好几句话合并成两句话;后两句一句话能表达的内容却被诗人分成了两句话,孙教授为此做了解释:他点明全诗形象的中心是楼台和烟雨,诗人先整体感知烟雨中楼台的朦胧美,继而发现了佛寺之美,在这种有点缥缈、超凡脱俗的场景中诗人将这种美的欣赏转换为历史的感叹。这种玩味、发现、感叹的过程在诗人的对比描写中将景观欣赏和历史感叹的双重意味体现了出来。
名作细读
  比较策略的运用,孙教授不仅在同首诗中进行,在不同的诗中,尤其是名篇名句中的“原创”句,孙教授更是如此。如赏析叶绍翁《游园不值》时,由“一枝红杏出墙来”追溯到陆游的《马上作》,将两首古诗进行对比。孙教授肯定了陆游原作中对美景的欣赏,且后两句比前两句想象更加活跃,但相比叶绍翁“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就稍逊色了一些。由此肯定了叶绍翁不仅仅是抄袭,还有一点创造。基于此,孙教授巧妙结合两首古诗不同之处及《游园不值》本身所含的对比加以解析:

  第一,叶绍翁是在耐心地扣门,却久扣不开的情况下,突然发现红杏一枝,充满了倞异,为春色之美而激动,和前面的宁静、专注于扣门,构成了一种对比;第二,这种美好,不仅仅是外部世界景物的美好,而且是内心突然和自我发现。陆游在诗中,以杨柳为背景,衬托出一枝红杏,是很有表现力的,特别是“遮”字,让读者调动想象,好像杨柳是有意志的,但是不管杨柳多么茂密,也遮挡不住“一枝红杏”。叶绍翁同样利用了陆游的“一枝”,以一点红色为由头,先把“遮”字改为“关”字。这个“关”字很有讲究,一是来得自然,上承久扣不开的柴门;再是联想的过度自然顺畅,下启超越性的想象。柴扉只能“关”人,而诗中的“关”所暗示的不是人,而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春色”。这是想象的飞跃,也是语义的双关。下面与此相对应的是“出”字,和陆游一样。但是,由于承接的是“关”字,同样一个“出”字,就具有更强的感觉冲击力,为静态的红杏带来了动势。这其实已经不是在描绘或者单纯地欣赏风景,而是通过更加主动的想象,抒发诗人心目中对春色之美的感叹。春色不是像在陆游的诗里那样遮挡不佳的,而是封闭不住,压抑不住的。叶绍翁用了“满园”,一方面,紧扣柴扉的环境特点,另一方面,以“一枝”之微,与“满园”之盛,形成对比。最后,在陆游那里,杨柳和红杏所显示的春色,是诗人的视觉直接接触到的,而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却完全是想象,是诗人带动读者在想象。对于读者来说,光有直接感知的外部世界的美好,还是比较表面的,只有激活内心世界的想象,才更能受到诗情的感染,获得更多的享受。

  这一番解释让人茅塞顿开的同时,又不禁为诗人的巧妙用词所折服,更为孙教授透彻、易懂、有趣的分析所吸引,让人不由感叹:“古诗如此剖析,不仅有趣,而且深刻!”

  在古诗的解构过程中,“语文老师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作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还原、比较只是古诗细读的两种策略,细读名作,方法肯定不止这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还会继续品读这本书,从中获得更多的启迪与思考。

名作细读读后感2000字2


  提到古诗词,大家都不陌生。可以说,中国的孩子就是在经典古诗词的滋养下成长起来的。然而,能真正走进古诗词,感受这一文化瑰宝的独特魅力,却不是件容易的事,非得下一番功夫不可。“要解决古诗词中微观的问题,不但要有深厚的宏观学养,而且要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功夫。这种功夫的特点,就是于细微处见精神……”孙绍振先生在《名作细读》一书中如是说。

  先生一生致力于个案分析。令人深感敬佩的是,在解读文本时,先生并没有以专家自居,使用晦涩的叫人望而却步的文论术语,反倒像热心的导游,带着读者踏入经典的花园,还原经典的真实面貌,重现经典的美妙。从脍炙人口的《悯农》到一直被过度解读的《蜀道难》,先生抽丝剥茧,着眼于诗词的细微处,厘清它们的美与独特性。

  一、体悟留白的美

  现代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认为,一部作品好比“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是1/8,而有7/8是在水面之下,写作只需表现“水面上”的部分,而让读者自己去理解“水面下”的部分。与“冰山原理”相呼应,孙绍振先生从写作的角度揭示了意象选择的原理:“诗人的语言,从正面来说,要抓住有特点的局部,从反面来说,就是要大幅度省略,在特征以外留下空白。”书中,先生以杜牧的《江南春》为例,细致地分析了“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一句隐藏的奥妙:水村、山郭、酒旗、风这几个意象之间的空间关系并不确定,正因如此,才有利于读者的自由想象,有利于读者在阅读中把自己的情感和经验投入到文本的理解中,一起参与创造。

  先生的这一观点对改进我们的古诗教学是极富启发意义的。平时的课堂上,学生往往对古诗词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无法将作品的内容与自己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在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时,学生习惯停留在字词表面,且下意识里认为那是别人的作品,与自己毫无关系。如果教学时,教师能够鼓励学生想象,激活他们对春天的情感,成功召唤那些被学生遗忘的动人时刻,学生便可将自身的某些人生内容、情感、体验置入到作品中,从而丰富作品的意义和内容。

  二、品味构思的奇

  相传,韩愈本人性格怪异,所作的诗风格也非常奇特。为了追求“奇”的艺术效果,韩愈甚至选择使用许多生僻的字眼,使人无法顺利通读全诗......

  类似韩愈这样对艺术极致追求的行为看似过于极端,却透露了一个事实:诗歌的生命力就在于“新”,在于不断的创造。书中,先生用辛弃疾的《鹧鸪天》向读者展现了诗人的创新意识。总结下来,有这么几点:一是选择的意象新颖。二是想象和观念的更新。三是用字的讲究与大胆。

  俄国批评家什克洛夫斯基曾说:“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仅仅知道事物......”什克洛夫斯基提出“陌生化”的概念,既点名了作者创作的原则和方法,同时为读者开辟了条赏析的路径,即“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回到《名作细读》,孙绍振先生的微观解读迷人而有说服力,究其原因,除了先生学养深厚外,更重要的一点,先生始终怀着对生活的感觉去探析文本的“奇”,这样的解读是活泼泼的,带有个体生命的气息,也更接近生活的本质。比如,先生从“陌上柔桑破嫩芽”的“破”字感受到诗人的关注和发现,领悟到诗人内心默默的体察与喜悦;再如,从“润物细无声”的“润”体会到作者默默的欣慰感......凭借一颗敏感的心,先生走进作品深处,发现了“奇特”背后人类共通的思绪,共通的微妙体验。在此过程中,拓展了自己的经验,丰盈了自己的生命。

  三、挖掘隐藏的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前阵子,女儿学习《海上日出》,得出这样的结论:课文表达了巴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在女儿看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的“情”如果振奋积极一点的话,那一定是与“喜爱”或“热爱”相关,一定有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判断。

  的确,作品的质量与作者的情感息息相关,那么什么是“情”?解读作者的“感情”能依靠阅读经验笼而统之吗?借助叶嘉莹先生对《虞美人》一词的赏析,可以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整首词仅从表面分析的话,“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愁”已向读者揭示出答案了。事实上,叶先生说,这首词之所以能带给人感动的力量,不单单是因为作者的“愁”,更是由于他把天下所有人所可能遇到的不幸都写进去了。由此可见,文本背后作者的“情”并非浅层意义上的心情或感情,它囊括了作者的个性、气质、人格、体验、领悟、胸襟、追求等等。

  关于“情”的重要性,孙绍振先生解释道:“并不是景象写得越美好,越有诗意,而是内心的触动越精致,越有诗意。”在先生看来,“情”意味着内心受到触动,拥有隐秘微妙的心灵体验。“对于读者来说,光有直接感知外部世界的美好,还是比较表面的,只有激活内心世界的想象,才更能受到诗情的感染,获得更多的享受。”先生又从读者的角度扩充了“情”的内涵,赋予了“情”鲜活的生命力。如在解读“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一句时,先生惊喜地发现韩愈在“草”中投入了心灵的关注;在解读“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句时,先生体悟到白居易传达出的内心微微的激动......诗人将“情”投射到作品上,等待有心的读者去挖掘、赏析。然而很多时候,无论是大读者和小读者,都放弃了这种个性的探寻,转向对共性的浅尝辄止。

  阅读《名作细读》不到一周的时间,底蕴尚浅的我收获了一些解读作品的方法,如“还原法”“比较法”等,也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和惊喜。我仿佛看到经典正褪去神秘的光环,款款向我走来......

1 2

书籍简介

  • 名作细读

    名作细读

    孙绍振教育 244人浏览

      《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第2版)》讲述了:福建师大孙绍振教授是《语文学习》杂志的老作者,也是全国知名的文学批评家。在文学批评领域,自成一家,对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解读颇有独到之处。书中应用的阅读分析方法,就像一种简单好用的工具,方便老师和学生掌握,并推广应用到更大范围的阅读实践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