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生命意蕴读后感1500字

2022-07-11 15:12:18.0 语文的生命意蕴 读后感1500字 教师读后感1500字 404 浏览

简介《语文的生命意蕴》是由王崧舟编著的教育类书籍,出版以来广受读者好评。以下范文由读书感悟小编为大家整理,内容涵盖"语文的生命意蕴读后感15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语文的生命意蕴读后感1500字1


  寒假前,梳理了假期要读的书目,翻了目录,一句“语文,用来印心”就决定先读王崧舟这本《语文的生命意蕴》。

  越读越喜欢王老师的文字,深刻、优美,又不失幽默,读起来真是酣畅淋漓。越读越觉得像王老师这样语文教得好的名师,无不饱读诗书,又极爱思考。

  王崧舟老师自2004年提出“诗意语文”的主张后,在诗意语文的道路上孜孜不倦、上下求索,留下了坚实的脚印和深远的影响。《语文的生命意蕴》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十年诗意语文探索的精华集萃。

  全书分为六辑,“境界”“诗意”“儿童”“语用”“文化”“知音”,文中的每一句话都充满诗意,引经据典,读不懂,再读,说不明白,却又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具体到语文而言,其要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和技能,语文教育“应指向人的生命本体,指向表现、创造、发展的言语人生、诗意人生”。我们应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崇,以热切而理性的思索努力追寻语文教育的本真。倘若我们的语文照亮了学生的生命,也必将照亮自己的生命。这也是他将书名定为《语文的生命意蕴》的唯一理由。

  “不会阅读的人,只带着一只眼睛;而一个真正的阅读者,他一定会带上两只眼睛,一只看到文字的表面,另一只则看到文字背后的东西。阅读,重要的是另一只眼睛——心灵的眼睛。”这是第一辑中的一段话,王崧舟老师告诉我们阅读是以文本为镜,来照见另一个自己,是啊,只有我们对文字敏感,文字才会对我们敏感。我们钟情的文字,其实就是另一个我们。

  看完《语文的生命意蕴》,印象最深的是王崧舟老师以《长城》为例,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发现文本秘妙;在各项文本秘妙中甄别出“语用核心价值”;围绕语用价值展开设计。

  文本解读是老师最重要的基本功。王崧舟老师的前头站着老子、庄子,是东方古典的审美,从他文中引用的诗句就可看出来。我还发现一个秘密,就是王崧舟老师一定是平时勤于练书法,对书法作品有思考。从他对文本解读的方法就可看出来。
语文的生命意蕴
  “文章究竟隐藏着哪些文本秘妙呢?结构、章法、语言、基调、顺序……图腾、主题”跟书法里创作和欣赏一件书法作品时先看一幅字的气息,然后章法、笔法,起承转合的顺序和表达的情感,是不是很相似?这就是所谓的殊途同归,条条大路通罗马吧。但王崧舟老师美学的源头也太高极了,那是讲一生二,二生三的东方哲学。所以看王崧舟老师的书,我觉得要当一名好的语文老师,要有中国古典美学的底气。

  很多时候,我们在听了名师的课堂之后,都会被其新颖的教学角度或教学形式所震撼,即便是一篇老课文,也常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是名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和挖掘能力的突出。这样的课堂,才是告别内容分析,充满浓浓诗意的语用教学。

  王崧舟老师说文字与人,本身就是一体的。是的,合书后,经典,文本,阅读,诗意,语文,童心......缓缓流淌。希望这样的思想能像尼采说的,像风一样迎面吹来,吹到我身上就留下来了。

  喜欢这样一句话:认真能把事情做对、用心能把事情做好。在倡导教育要有温度的当下,有幸读到王崧舟老师《语文的生命意蕴》这本书。仅从书名看,就有一种敬畏教育的信念、一种尊重生命的情怀、更有以语文之美寻找生命意蕴的底气。

  读一本书需要勇气,读完一本书需要坚持,读完并乐意思考需要热爱。期待自己能将点滴的教育创意与改变在实践中推进,真正地用一个灵魂去推动另一个灵魂。

语文的生命意蕴读后感1500字2


  现如今的初中语文教学,为了迎合应试教育,其自觉或不自觉的机械训练、死记硬背、抽象分析等大行其道,使得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天平严重失衡。而本应诗意盎然的初中语文课堂,其感性也日趋枯竭,学生对语文乃至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正消失殆尽,这一结果完全背离了语言学科的初衷。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急需一股清流的注入来改善其浑浊不堪的现状。

  “诗意语文”正是这股清流。

  “诗意语文”由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提出,是一种“主倡情感教育,富有审美取向的,力求在多元互动的言语实践中寻求学生精神生命成长的教学活动。”诗意语文的最终落脚点是要让学生的精神生命之花全然绽放,希望每个学生都是心怀悲悯、有血有肉的“完整的人”,希望每个学生都是精神强大、心地善良的温暖的人。笔者作为一名基层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其育人理念——“正直善良,坚强勇敢”与王老师“诗意语文”的落脚点不谋而合,因此,读罢此书,结合自己从教7年的教学经验,内心对语文课堂的诗意与理性有了如下两点思考。

  1、诗意与理性并不对立

  “诗意”一词的飘忽感往往被人诟病成不切实际、玄虚空洞,完全脱离了语文和生活的大地,有刻意拔高之嫌。但这仅仅只是粗略地从表象审视王老师的“诗意语文”,待你沉入他的课堂定会发现他诗性中闪耀的理性光辉。

  王老师的课堂非常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他会在课堂中引领学生直面文字、咀嚼文字、还原文字,去语言细节中感受作者丰富的精神生活,以文字为抓手,以熏陶为目的,在他的课堂中,使工具性的训练和人文性的熏陶实现了较好的平衡与统一。概括而言,他的“工具的使用”与“思维的训练”是理性的,“人文的熏陶”则还原了初中语文课堂的诗意盎然。

  其实,任何一名语文教师都应该清楚,一堂语文课,即使再怎么充满感性细节,再怎样鲜活生动,都是不会存在纯粹的工具性或纯粹的人文性的,如若没有语言形式的理解,何来文本的自我解读?如若没有理性的思维与架构,何来深入的感受?

  所以,诗意与理性绝不是相互脱离的,诗意也绝不是刻意外加的,不是硬生生贴上去的标签,它一定源自文本内在的结构、内在的情怀,需要我们静心凝神,“倾听文本最细微的声响”。

  2、诗意与理性均源于生活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语文课堂中的“诗意”一定是基于语言之上的“诗意”,更是基于现实生活之中的“诗意”。

  语文课堂中的诗意非但不是平地而生的高楼,而是一株扎根于大地,洋溢着青春的萌动与热情的、永远面向温暖的向日葵,为了追求阳光和美好,向日葵一直在仰望,在生长,而这种看不见的信仰的力量,绝不可能脱离土壤,所以观赏者不能只看到它的仰望,而忽视它默默向下寻找水源的根——生活。

  所以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诗意的课堂中伸展自如?一定离不开教师对其生活能量的挖掘与引导。

  笔者在2020年六一之“我的零花钱去了哪里”这一活动中,在学生完成活动照片的拍摄和上交基础之上,又提出另一要求:给自己的配首小诗。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将直观具象的生活诗意化,要求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土壤之中,溉以爱,或是对生生命的理性思考,将其化成袅袅诗意,这股诗意并非虚无缥缈,无色无味,它是向上的,是充满生活五味的,就像是傍晚时分院落里飘出的袅袅炊烟,令人陶醉,亦安宁。

  这些,是生活——诗意的单向转化,当学生在文本中遇到了看似虚幻的朦胧的“诗意”语言时,才能唤醒自己的情感之泉,体验到语言文字搜承载的思想与感情,才能找到“诗意”它来时的路。而这一路径,不也是一种举一反三,理性思维的训练吗?

  所以,无论是诗意与理性,均不是空中楼阁,它们都植根于一定的土壤,这便是生活。而从这一点出发,我们甚至可以将“理性”与“诗意”理解为一母同胞,是会有些差异,但从来就不是一对针锋相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对立体,因为它们同为人类生活的宠儿。

1 2

书籍简介

  • 语文的生命意蕴

    语文的生命意蕴

    王崧舟教育 263人浏览

      《语文的生命意蕴》是2016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王崧舟老师自2004年提出“诗意语文”的主张后,在诗意语文的道路上孜孜矻矻、上下求索,留下了坚实的脚印和深远的影响。本书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十年诗意语文探索的精华集萃。全书分为六辑,包括第一辑谈“境界”,第二辑谈“诗意”,第三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