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读后感700字

2022-07-15 19:33:56.0 围城 读后感700字 钱钟书作品读后感 402 浏览

简介《围城》是由钱钟书编著的小说类书籍,出版以来广受读者好评。以下范文由读书感悟小编为大家整理,内容涵盖"围城读后感7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围城读后感700字1


  上一次阅读围城已经是高中时候了,再一次拿起这本书倒也别有一番韵味。若是说初看关注的是故事情节,那么再看关注的重点就是作者对于故事中出现人物出神入化的形容描写。

  主角方鸿渐,是旧中国一个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高级知识分子的艺术形象,作者不直接写他的软弱虚伪,而是通过他在许多事情上的选择和语言的描写塑造出这样的形象。比如在北平上大学期间,因为学不了他们家乡很看重的土木工程,于是转到社会学系,最后又转到中国文学系而勉强毕业;由于未来丈人的帮助便毫无心理准备地走上了留洋之路,学中文的人出洋“深造”;四年中倒换了三所大学,伦敦﹑巴黎﹑柏林只随便听了几门功课,兴趣颇广,但心得全无,除了“夸夸其谈外,一无所有”;临回国时,在父亲和丈人的威逼下,他只好买了一张假博士文凭。光是文章的前部分方鸿渐的形象就直接跃然于纸上,无能、盲目、迷茫“面对现代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和严重的精神危机而缺乏与之对抗所应有的理性,信仰,热情和力量”。
围城
  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不怕没能力,就怕没方向。真正的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社会需要什么、国家缺少什么,然后将自己的理想同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在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起来的今天,青年人就是建设国家的主力军,要有“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勇于创业、敢闯敢干,努力在改革开放中闯新路、创新业,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担当起新时代的责任与使命,努力在新时代改革开放事业的奋斗中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围城读后感700字2


  《围城》一书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为时代背景,以当时知识分子方鸿渐的生活历程为主要线索,展现了旧中国知识分子的群像,从而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朽与不堪,也被称为“现代版《儒林外史》”。当时的知识分子虽然很多都学习过西方的思想文化,但是在当时那个病态的社会下,却成长为了一群虚伪、自私、麻木的人。

  作品的主旨暗喻人生的困境: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多如此。作者以严正的态度思考人生,表述生命的哲理。

  主角方鸿渐的人生经历给我最深的感触是一个人千万不能造假,一个谎言之后可能需要无数个谎言来弥补。方鸿渐为了给家人一个交代,购买了一份假文凭。可是,这张假文凭使得他日日忧心,怕会被别人发现,会被别人耻笑,会身败名裂。为了不被别人发现文凭是假的,他只能靠一个又一个谎言来弥补。以至于,影响到了他的生活、婚烟以及命运。

  围城究竟指的是什么?我理解的“围城”是指一种困境,一种因向往而慕名进入或者逃避现有困境而被迫进入的无奈之地。本书告诉我们不管是工作、感情还是生活,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

  所以身处围城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坦然面对。防止在困境中迷失自我,但是部分人不能正视困境而是选择了“躺平”,但是“躺平”只能让自己永远被困围城。所以我们要勇于面对,通过寻找根源对困境有一个全面且客观的认识。

  找到了根源,方可寻到走出围城的方法。不过想要安然破开围城,必然需要自己进行一场蜕变。蜕变的过程是痛苦的,现代的蜕变不只是忍受身体的疲累而更多的是需要“在事上磨”。

  我们可以先从有助于自身提升的小事做起,做小事时关注细节,注重做事效率,不因其繁琐而烦躁,以磨炼精神;遇到难事的时候,调整心态,勇敢面对,把握其本质,分解事项逐步完成,以提升能力。如此方能在面对大困境的时候游刃有余地破开“围城”。

1 2

书籍简介

  • 围城

    围城

    钱钟书小说 372人浏览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