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绍振解读经典散文读后感2500字

2023-04-18 14:45:15.0 孙绍振解读经典散文 读后感2500字 教育读后感2500字 266 浏览

简介《孙绍振解读经典散文》是由孙绍振编著的文学类书籍,出版以来广受读者好评。以下范文由读书感悟小编为大家整理,内容涵盖"孙绍振解读经典散文读后感25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孙绍震教授在《〈桃花源记〉:没有外在和内心压力的理想境界美》一文中,强调此文将陶渊明的人生和社会理想加以美化,具体表现为八个层次的美,其第八为“美在从容自如的心态,在这么新异的境遇中,没有显著的激动。”①如果不看完全文,似乎觉得这是在赞美渔人有从容自如的心态。而读完了全文,我们方才明白,具有从容自在心态的是《桃花源记》的作者,是陶渊明。

  朴实无华的从容叙述,是《桃花源记》的语言风格。这种风格是充满情感的,但又因心情特别平静而显得简朴。就说桃花源中人氏对渔人热情款待的那段文字,陶渊明本来是动了感情的,第一处是“乃大惊”,第二处是“皆叹惋”。“但是陶渊明面对这种‘大惊’和‘叹惋’,并不跟着激动起来以抒情的语言渲染,仍然是从容不迫,继续平静地叙述。”②

  由于“突出的是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这就决定了语言上回避形容与渲染,不用感叹和夸张。”③正是因为如此,《桃花源记》中的渔人发现桃花林后,只是“甚异之”,至于“异”的是什么,为何而“异”,并没有展开写,只用“甚异之”概述之。正是因为如此,在多出应该“异”、应该“叹”等的地方,都一一省去了。比如看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肯定会“异”,因为作为生活在武陵山区的渔人,即使见惯了山,对山洞也不陌生,但对洞里隐隐约约似乎有点光亮也会感到有点奇怪,或者好奇。正是由于这种好奇,就使得他有了一探究竟的想法与行动,于是便“从口入”。一旦一派田园风光呈现在他的眼前,纵然不会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也会感到惊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尽管他是以捕鱼为业,可他毕竟是农村人,凭经验可知,这样的地方非富庶之地莫属。这真是别有洞天,他焉有不惊奇之理?就算他沉得住气,下面的所见,还能让他的心头激不起一点波澜:
孙绍振解读经典散文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洞内之人来往耕作,男女穿戴,同桃花源外面的人一样。对此,他也许不在意,但老人和孩子都安闲快乐,在他的家乡能有这样温馨、幸福的画面出现吗?即使他心如死水,也会激起微澜。

  渔人是一个普通人,纵使他性格沉稳、内敛,修炼到了遇事不动声色的地步,但受到了村中人的热情款待,也会动容: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一个请他,还不足为奇,但家家都请,就可见民风之淳朴,热情好客到了何种程度。但这样的事情,在桃花源外,应该是可遇不可求的。一般来说,被请客的对象,不是熟人就是亲戚,或者是有事相求之人。像这样一个请了之后,另外的一个接一个地盛情款待,渔人这辈子恐怕是头一回遇到,不“异”不“惊”,倒是极不正常的了。听了村中人的介绍,得知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不惊才怪。更有甚者,村中人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用说魏晋。对此,渔人仅仅只是“一一为具言所闻”,而一点都不“叹”吗?“停数日,辞去。”是的,梁园虽好,但不是久留之地。难道这几天的所见所闻,不让他有所感吗?他所生活的世上情形与桃花源内的生活相比,差距有多么巨大,他心中难道没有数吗?他不想将自己的这一番奇遇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乃至政府官员吗?尽管村里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不难猜测,他会点头应允,但心中到底作何想,他也是有数的。不然,何以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忙着“诣太守,说如此”,生怕报告迟了,给自己惹麻烦!

  由此可知,在新异的环境中,渔人应该和常人一样,显然非常激动。只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仅让他见了桃花林后“甚异之”但点到即止,然后仍然平静地叙述。与之相应的是,村中人也只是“乃大惊”“叹惋”。但二者的作用则是有区别的。“甚异之”,为渔人在新异的环境中情绪的激动奠定了基调。而后者的言外之意,则值得我们细加品味。“乃大惊”中的“惊”不仅有惊讶、惊诧之意,而且还有村中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眼前所见是真的。为什么呢?因为从“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到他们,已经经历了若干代人,都生活在封闭的桃花源内,从来没有一个外人进入。而现在突然闯入一个外来来之人,岂止是大惊失色!说不定还要担心秘密有外泄的可能。不管这样的猜测是否合理,但作者用”大惊“所表现的村中人见渔人后的神情及心理活动,从侧面突出桃花源之封闭,这是肯定的。而”叹惋“则需要结合语境来分析,才能把握其作用。村中人为何感叹?是因为渔人给他们讲了外面世界的相关状况,将之与桃花源中的情况进行对比,村中人感叹就理所当然了。这是突出桃花源远离战乱。

  《桃花源记》仅让渔人见了桃花林后“甚异之”,但点到即止,然后仍然平静地叙述。这固然是《桃花源记》的文风使然,但对于渔人来说,我们的分析却不能就此打住。

  渔人出来以后,其一系列的动作与行为,显得他是那么的急切、认真和慎重: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他一出来,就直奔所停之船而去;上了船,顾不得先前所“异”之景,一门心思,全放在随处做记号,以便再来上。从乡下到郡城,即便路程不远,也够渔人赶一阵。一个平民百姓要见太守,也不是说见就见的。好不容易见了,就向太守报告了自己的经历。然后领着太守所派之人上路了,可他白忙活了,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尽管渔人向官府报告有不讲诚信之嫌,但我们并没有从字里行间读出陶渊明对他的责备乃至贬抑的意思。是的,渔人无意间来到桃花源,是那么轻而易举;他劳心费力,有心去寻找,却是失望而归。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渔人真没想到,这两样他都真切地体验到了。他是一个世俗之人,既有外在的压力,也有内心欲望的压力。但陶渊明并不因为自己拒绝世俗欲望的压力,拒绝“心为形役”而瞧不起像渔人这样的下层之人。那刘子骥不是一个“高尚士”吗,听说发现了桃花源之事后,不也是“欣然规往”吗?一个“高尚士”尚且如此,陶渊明还会苛求一个以捕鱼为业的乡下人!

  即使在陶渊明眼里,渔人做记号等行为有点天真、幼稚,有点可笑,而且在新异的环境中无法做到淡定,没有从容自如的心态,但并不妨碍赋予他一种特殊的身份,即既见证了桃花源的真实性,也见证了桃花源的神秘性、虚幻性。这是确定无疑的。

1 2

书籍简介

  • 孙绍振解读经典散文

    孙绍振解读经典散文

    孙绍振文学 136人浏览

      孙绍振,1936年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福建师范大学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心研究员,文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学术著作《文学文本解读学》《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文学创作论》《美的结构》《论变异》《名作细读》《月迷津渡: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