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传读后感3000字

2023-04-18 15:08:11.0 居里夫人传 读后感3000字 名人传记读后感3000字 199 浏览

简介《居里夫人传》是由艾芙·居里编著的传记类书籍,出版以来广受读者好评。以下范文由读书感悟小编为大家整理,内容涵盖"居里夫人传读后感30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3000字1


  看完《居里夫人》之后,我被居里夫人的巨大成就和人格魅力深深吸引住了,到底是什么促使她以超乎常人的毅力,成就了一番事业?也许正如她自己所说的一般:“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好像沉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这种科学的魅力,就是使我能够终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

  玛丽·居里原名玛丽·斯科罗特夫斯基,她出生在当时被沙皇俄国统治下的波兰首都华沙,父母亲都是教师,他的父亲是华沙中学的物理学教师,母亲是一所学校的校长,他们对科学的热爱深深地熏陶着玛丽。玛丽从小天资聪颖,有着超强的记忆力,四岁的时候,她就能流利地朗读姐姐的课本。上小学期间,她的课业总是班上最优秀的。因为生在一个不自由的国度,她有着很深的家国情怀,这情怀促使她向科学领域奋力拼搏。

  在她11岁时,母亲因为严重的肺结核病去逝,她在父亲及兄姐的陪伴下长大。16岁中学毕业后,因为贫穷及战乱的原因不能继续学业。被沙皇俄国统治下的波兰,没有大学,要想继续上学就必须出国留学。姐姐想攻读医学,她也想出国留学,她们都想尽办法给自己挣上学的费用,以便去法国巴黎留学。当玛丽发现这种各自攒钱留学的希望太过渺茫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跟姐姐谈了她的想法。她决定先由自己挣钱供姐姐出国留学,等姐姐留学归来之后,由姐姐再供她留学。姐姐当时已经20岁了,不能再等了,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姐姐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答应了,玛丽也不得不和她的少女时代挥手告别,她踏上了远方的列车去她给富人家的孩子带家教,为了每年500卢布的收入,她每天从早上八点工作到晚上九点,她一般都是早上六点起床学习,晚上工作结束后又继续学习到凌晨2点。这样艰辛工作刻苦学习的日子持续了八年之久,直到她24岁时,终于在姐姐的鼓励下前往巴黎理学院学习物理学。

  这个时候姐姐已经大学毕业了,也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除了给她提供吃住以外,并不能供给她学习的费用,所幸她之前带家教还存了一些钱,可以作为入学费用,以及父亲每月寄来的生活费用,勉强可以维持她的学业。到了巴黎之后,她在姐姐家住了一段时间,为了有属于自己的独立学习空间,她选择了在学校附近租房住,这使她本不宽裕的生活费用更加紧张。多年的家教,使她更渴望有自己的单独空间心无旁骛地学习,她需要全神贯注,尽快完成学业,她上学时攒的钱不允许她留学时间太长,她必须利用2年的时间完成4年的学业。她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埋头苦学,终于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紧接着她利用一年的时间通过了数学学士学位,这为她后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求学期间,她忍受了贫穷、饥饿、寒冷的极限考验,她只用了一半时间就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既定的学业,她的精神和毅力常人无法超越。寒冷的夜晚她把所有的衣服都穿在身上还不足以御寒,甚至把凳子压在被子上取暖。她每天都吃的很少,在经济极为拮据的那段时间,她很少吃东西导致营养不良,以至于晕倒在了教室里。即便是这样,当她在姐姐家稍微休整一段时间之后,又投入到艰苦的学习中去了。难怪她在两次学士学位考试中能名列前茅,这与她忘我的拼搏精神是密不可分的,从她上学时执着地表现中,可以窥见在科学研究事业极为艰难的情况下,她也绝不放弃,坚持到底的良好品质。正如她在写给表姐的信中提到的,我有一个重要的原则:不管对人还是对事,我决不屈服。

  在巴黎求学期间,她邂逅了彼艾尔·居里,共同的追求使他们越走越近,最终两个人组成了幸福的家庭,他们是一对志同道合的夫妻,他们的感情是从实验室里建立起来的,结婚以后两个人继续在实验室里工作。十九世纪末,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接着,法国物理学家柏克勒尔发现了“铀”元素具有天然的放射性,铀的射线可以透过黑纸使照片的底片感光,这个现象极大地吸引了赋予冒险精神的玛丽,她下定决心,一定要进一步探索柏克勒尔射线,她重复柏克勒尔做过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铀射线的放射是一种原子过程,她在柏克勒尔止步的地方勇敢地向前迈出了一步,她检查当时知道的所有元素,通过实验,她得出了一个结论:钍也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居里夫人把这种现象叫做“放射性”
居里夫人传
  放射性使居里夫人着迷,她不知疲倦地连续用同样的方法研究各种不同物质,除过单质的元素和简单化合物外,她更进一步检查各种复杂的矿物。结果是:含有铀和钍的矿物,就有放射性,而其他矿物基本没有放射性。但是当居里夫人检查到一种沥青铀矿时,他发现这种矿物的放射强度,远远超过按它所含铀和钍量应有的强度!她开始怀疑自己的实验结果,她用同样的矿物反复做了十次、二十次,结果总是一样,她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光凭这种矿物中铀和钍的含量,不能解释这种异乎寻常的放射强度,居里夫人大胆的推断,这种矿物中有从未被别人发现的新元素的存在。

  她的丈夫彼艾尔·居里虽然没有直接加入这项工作,但他一直关注着妻子实验的进展,当得知这一消息后,他果断地暂停了自己正在进行的结晶学研究,和妻子一起寻找这种人类还不曾知道的新物质。他们把这种沥青铀矿中所有的物质一一分离,首先发现了一个放射性元素,居里夫人把这个元素名命为“钋”,这个词的词根和波兰国名的词根一样,居里夫人以此来纪念她的祖国。他们还在这种沥青铀矿中发现了另一个新元素“镭”。钋和镭的发现,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因为他们所发表的新元素的特性,推翻了长年以来学者们所坚信的物理学的某些法则。一些化学家甚至明确地表示:“没有原子量,就没有镭;把镭指给我们看,我们就相信你们,否则我们无法相信!”为了平息各方面的怀疑乃至反对意见,居里夫妇必须设法提炼出纯净的钋和镭,并精确测出它们的原子量。

  他们用了三年零九个月,在简陋的实验室里连续工作,彼艾尔·居里身体不好,负责研究“镭”的放射性,居里夫人则把一口大铁锅放在院子里,开始烧制沥青废渣。她烧掉了几吨的沥青废渣,经过几千次分离结晶之后,终于提取出了十分之一克的纯镭。在将近四年的时间里,居里夫人就像一个锅炉工,每次把二十公斤的矿渣放进一个大锅里,用水加热至沸腾,然后把这些沸腾的溶液从一个罐子倒进另一个罐子里,反复沉淀,她称之为这是她和丈夫共同生活的英勇时期。一点也不假,居里夫人正是一次次靠着她的英勇迎来了人生一个个灿烂辉煌的时刻,她对科学研究的执着精神,顽强的意志和忍耐力是超乎寻常的。

  她的一生命运多劫,幼年时失去了母亲,青年时她的大姐罗莎因为一场流感也去世了,成年后和农场主儿子的初恋也因家庭的阻力未能成功,在她38岁时她的丈夫居里在一场车祸中去世了,这一切的不幸都没有打到她,她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在丈夫离去以后,她放下心中的悲痛,以瘦弱的肩膀接过了丈夫的担子,成了大学里唯一的女教授,继续担任丈夫生前担任的实验室主任一职。丈夫生前他们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丈夫去世后她成功研制出分离纯净镭的方法,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她和她的丈夫都是高尚的人,毕生献身科学事业心无旁骛。当他们发现“镭”在医学上的价值后,并没有就“镭”的提取方法申请专利权,而是向全世界公开了一切研究成果,以便于镭更早地造福人类。人们称居里夫人是镭的母亲,但她却没有钱买自己发现的镭,美国科学界曾两次募集善款向居里夫人赠送镭,而居里夫人又转而将镭赠送给研究机构,她的这种无私的精神何尝不是人类的福祉。

  在她的身上,无时无刻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从小在破碎的国家长大,渴望着自由和解放。当她发现放射性元素钋的时候,她把它命名为自己国家的名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她义务到各大医院、战地用她发明的治疗车为伤者取弹片。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女性啊,她发现了“镭”,发掘了“镭”,因为常年累月“镭”的辐射而病逝。她的家国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须仰视才见。她把她的整个生命都奉献给了科学事业,她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人类历史上,值得我们学习和顶礼膜拜。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3000字2


  今天是2018年的年尾,我终于阅读完了《居里夫人传》这本被老妈奉为珍宝的书,细细的浏览全书我才知道了,老妈为什么如此喜欢这本书及喜欢居里夫人的缘由。

  先从我站立的角度上谈谈我对《居里夫人传》的看法。首先我很喜欢她独自的法国求学以及她在乡下当家庭教师的那段日子。后来虽然和皮埃尔.居里在一起做实验的时候,日子也很艰苦,条件极其简陋,但她愿意与自已一生的挚爱在一起,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我觉得这就是一种人生的幸福;其实和皮埃尔.居里在一起的日子,可能是居里夫人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快乐日子,这也许是我的推测吧!可能是我也认认真真的谈过一次恋爱的心得:当你真正喜欢他的时候,不仅你们是志同道合的同志、而且也是最佳实验搭档、同时也是终生伴侣时,也许生活中困难都不是什么事。

  玛丽原生态的家庭并不贫穷,可是经历母亲和姐姐去世的变故和波兰动荡不安的时局后逐渐衰败。她学业的发展得到了她父亲大力支持,尤其对玛丽以后走向科学研究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当她的姐姐和她只允许有一个人能去上学时,玛丽毅然决定先让姐姐去上学,而她自己去乡下当家庭教师,并无偿地资助姐姐求学。在当家庭教师的阶段,她无可救药的爱上一位公子哥,却因为公子哥的懦弱和他家人的对玛丽的瞧不起,婚约以失败告终。在乡下玛丽又为生活所迫,既要给姐姐寄钱,又要照管她父亲,不敢轻易辞掉工这份屈辱的、极力讨厌的工作,工作之后她怀着悲伤心情,全身心的精力投入知识的海洋中,摸爬滚打,在没有任何人的指引下,她曾也绝望和无奈过。我虽然不能完全理解她的当时行为,但还是有所心灵的触动。她最终踏上了去法国求学之路。在法国她过的是苦行僧般的日子,独来独往,沉溺在书中,无法自拔。直到她遇见皮埃尔.居里,上天好像是命中注定的安排,他们相遇、相知、相爱,这个将一腔热血投身于工作中的男人,被别的女人均视为“庸才”的男人,竟然爱上了玛丽,并疯狂向玛丽示爱,求婚。在玛丽提纯镭的几年的时光里,我认为应该是她最开心的时光,因为有皮埃尔.居里在她身边陪伴。但不久,上帝好像做了个恶作剧,无情地带走了皮埃尔.居里,玛丽顿时觉得失去了一切,虽然她没有在其他人面前表现的很伤心,但她的内心十分恐惧,并且早已是千疮百孔。从居里夫人的二女儿艾芙的记载,不怎么记日记的玛丽,在那段孤单的日子里,写着想念她的皮埃尔.居里文字。居里大夫是皮埃尔的父亲,在玛丽大女儿小时候,居里大夫就不断引导她学自然史和植物科学,教会她不畏艰苦、热爱现实、反对教权及政治同情心等。皮埃尔.居里去世后,玛丽一个人挑起来一个大家庭(两个孩子和一个老人)吃穿用度。后来居里大夫也去世了,玛丽在埋葬他时,特意为自己预留出了一个位置,希望自己以后能永远陪伴她的皮埃尔。恐怕在夜深人静时,无人知晓知道玛丽哭泣过多少回,有过多少回想要自杀的念头,可她知道,她的实验没有做完,挚爱生前一直想要一间属于自己的实验室夙愿也没有实现。为此她坚持到着,咬着牙的挺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她不断与政府周旋,希望能投建实验室。随着二战的爆发,居里夫人又将自己的所有资产无私的捐献给法国(自己的第二个祖国),她自己又积极动员他人,将借到的车辆改造成镭辐射车。在战区为病人检查身体,甚至连自己大女儿也同她一样,干起了这项艰巨的工作,当然她留在巴黎也有私心,那就是她的实验室刚建起,里面有很多精密仪器,这个女人天真地想着,自己要离开巴黎便会没有这个实验室了。最终二战结束,她也获得了名利。其实在居里夫人的晚年,她肯定也有过名利所给予她的满足感,虽然很短暂,不过我认为,这也是人之常情。她的晚年日子过得还算很平顺,但是身体很差劲,最后死于镭辐射,一颗巨星变损落了。

  其实这本书里有很多地方引起我的共鸣,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生平和自己的所见所闻,列举如下的看法:

  1、实验室

  在皮埃尔.居里死后,支撑玛丽的不仅是家人、实验、还是承载挚爱的夙愿(拥有一所自己的实验室)。他们十分低调,甚至到最后都没有申请镭提纯的专利,可法国政府死活都不批准,这让皮埃尔.居里和玛丽两人都觉得自己是在求政府。直到波兰独立,提出邀请玛丽回国函,这才法国政府慌了,立马给予她巴黎大学教授的职位。法国政府的不作为的行为以及世人对女性地位的不尊重,这都是客观的外因。就实验室的这个问题,我不赞同居里夫妇的做法,从投建实验室的文字片段中获知他们有种错误的认识“就是搞实验不能赚钱,一定要穷搞的意识。”我认为自己投资搞实验,为什么就干巴巴的等待,比四处乞求别人给钱搞实验要好。即实验要搞,钱也要赚,这样赚的钱也不是昧良心的,赚的钱可以投资搞实验,剩余的可以支援贫穷的人或搞慈善事业。为什么要等待别人的喂呢?没有仪器和经费,很多实验都无法做起来。

  2、玛丽的婚前生活

  最让我感触良多的是玛丽婚前的求学生涯,她就是一个苦行僧。她躲在自己阁楼,仿佛与社会脱节,她一个人的孤独且成为她厚积爆发的资本,这段时光可能是玛丽最充实的日子,她努力地积攒着所有知识,最终为自己所用。她这段时间的努力,我觉得对自己现在的状况很有帮助。她的自学过程也充满绝望和无奈,看了伟人也有学不懂的知识点,所以我为什么会没有学不懂的地方呢?每个人的学习旅程都一样,都是坑坑洼洼,没有什么一帆风顺的。

  5、我的母亲

  我之所以会看《居里夫人传》,是源于我母亲的强烈推荐。在我看来,我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一位,如同玛丽一般坚韧不屈的女性。

  在这里,我斗胆分析一下她喜欢这本书的理由。一开始,玛丽挣钱供姐姐上学,而我的母亲参加工作后,不仅要养活我,我外公、还要给上大学的小姨寄钱,供我小姨读书。那个被我称为父亲的男人,却甩袖而走,留下襁褓中的我和待在产房中的母亲;她又是刚入职的员工,忍受着职场内的排挤,却又和玛丽一样,不敢将它辞掉。因为生活的重担早已压在她们的肩上,没有退路可选。

  在玛丽苦行僧般的上学生涯,我的母亲也如同她一般,一个人孤单的抚养我,在每个一个冰冷的夜晚独自学习着,提升自己。随着我小姨的毕业工作,我渐渐地长大,我母亲终于松口气了,可家庭生活再一次击倒她,和母亲情同手足的姐姐去世了。家庭关系不融洽,使我母亲的忧患成疾、劳累过度,导致身体虚弱不堪。我觉得最绝望的,应该是皮埃尔死后,玛丽失去了所有生活希望。而我的母亲,她也经历了离婚,为人所背叛。母亲曾说,在我小时候,特别爱在夜里哭闹,夜里空旷、寂静,我的哭闹声听起来格外的刺耳和悲惨,她抱着大哭不止的我,她也止不住的流泪。在生活、事业、爱情和家庭的打击下,她不止一次的想过自杀,一了百了结束自己。但是她说,

  一想到我,她还是坚持活了下来。

  其实我的母亲和玛丽有许多相近之处,她们对待自己事务极其认真与专注的态度,都令我敬佩。我的母亲在40多岁,考了国家二级营养师的资格证,她是那个培训班里年龄最大的学生,面对一次又一次需要记忆的东西,她曾起得比我早,背诵自己的知识点,她反复翻书,反复做题,她一张一张的做卷子,从10分一直做到90分,她从不向命运低头;玛丽在自我学习的阶段,也不曾认输,自己在知识的王国里摸索;在提纯镭的过程中,当皮埃尔.居里都想放弃之时,她依然坚持着,不向命运低头;这位伟人在临死之时,都不愿向死神低头。我的母亲和玛丽一样,做起事来的专注令人汗颜与敬佩。

  玛丽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自己所爱的科研,而我的母亲,前半生给了我及她的家人;这后半生,她希望她能为自己好好的活着,追求自己的想要的幸福。而我,现在处于停滞不前状态,就像拖后腿一般,我更希望自己能坚定过完属于自己的苦行僧的日子。

1 2

书籍简介

  • 居里夫人传

    居里夫人传

    艾芙·居里传记 126人浏览

      《居里夫人传》是200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艾芙·居里。  主要讲述了《居里夫人传》一书回顾了居里夫人这位影响过世界进程的伟大女性不平凡的一生,主要描述的是居里夫人的品质、她的工作精神、她的处事态度。对女儿的教育也有许多独特的做法。作者艾芙·居里向读者详介了她的母亲除了在科学领域取得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