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书感悟1200字

2024-01-05 16:23:26.0 活着 读后感1200字 小说读书感悟1200字 149 浏览

简介《活着》是由余华编著的小说类书籍,出版以来广受读者好评。以下范文由读书感悟小编为大家整理,内容涵盖"活着读书感悟1200字-活着读书感悟1200字左右"",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活着读书感悟1200字1


  用了两个多小时,我一口气读完了余华的小说《活着》,留在我脑海里的,是一个瘦弱的老头福贵,牵着一头同样衰弱的老牛,踏着最后的夕阳,向前方缓缓走去。他们的结局是什么呢?作者没说,但我知道,他们最终也走向了死亡。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生活曾经给予福贵大富大贵,但因为赌博,他将家里的田地和房屋全部还了赌债,他也从一位衣食无忧、金玉满堂的地主变成了穷人,从此,他的厄运开始了,父亲被他气病,掉在粪坑旁死去;他被抓了壮丁,从死人堆里捡回来一条命,回到家乡的时候,母亲得病死了,七岁的女儿却因为发烧成了聋哑人;大炼钢铁阶段,他的女人家珍得了软骨病;文化革命时期,他的儿子因为给县长的媳妇献血而死,后来,他的女儿因为生产失血过多而死,媳妇家珍也死去了,女婿二喜被夹板夹死,他唯一的外孙苦根只有七岁就因为吃豆子太多撑死了。小说题目叫《活着》,但通篇充斥的都是死亡的无情和惨烈。一家子四代八口人,七个家人都在不同的年龄死去了。作者难道仅仅是为了表现生活的惨痛吗?不,他要表达的主题,就是向死而生。

  生活赐予福贵的,开始也许很多,生活富裕,父母健在,儿女双全,但是,当这些都一一失去,只剩下福贵和一头老牛的时候,我觉出命运的不公。《道德经》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可是,我要诅咒天地,为什么福贵的命运就这么悲惨?饱含着一腔热泪,我只能呆呆地望着虚空。

  我想到了有无,想到了得到和失去,想到了欢乐和痛苦。是的,人生下来的时候,是拳头紧握,一无所有,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从此,一生的苦难史也开始了;人走的时候,是在别人的哭声中死去的,除了自己,什么也带不走。两头都是空的,那么,人在尘世短短几十年,不停地抓去,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也许一切都是过眼烟云,一切都是过去的回声,一切都是凋谢的花朵。暂时的拥有,永久的失去,人最终都会走向死亡,这就是命运。说白了,就是红楼梦里的那句话,天地间一片白茫茫真干净。我觉出了生活的痛苦,人性的孤独。
活着
  每天迎面走来的,或者从你身边擦身而过的面容,也许是陌生的,但在这些陌生的面容下面,藏着怎样悲欢离合的故事?我想大部分人来不及思考。因为生活的洪流裹挟着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在急匆匆行走,走在自己的故事里,无暇顾及其他。也许,福贵也正走在我们的身边,他是你,是我,是无数个不同面容的他。福贵的命运,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也许你的先辈、父辈,就经历过福贵生存的年代,他们是时代的亲历者,或者说是见证者。当我们这一代从他们的口中得知那些故事,怎不让我们对福贵产生深深的同情,怎能对这些故事的发生不多几声感叹?伟大的作家,总是扎根人民,永远用自己的笔,真诚地为普通劳动大众歌唱。

  当然福贵只是小说中的人物,而且是典型化的人物,但凡读过小说的人,却觉得他是真实存在的,这就是作者高明地架构小说的能力和对生活的全面理解。面对命运多舛,福贵表现出对生活的淡定和释然,继续向死而生。而且,全书中,面对贫困的生活,死亡的痛苦,主人公没有歇斯底里的呼喊,也没有咒骂,而是选择继续平静地活下去,这就让人觉出生命的生生不息,和福贵在命运和生死面前的坚韧。一个连死亡也不害怕的人,什么能够伤害他?我想余华要表达的,是人类决绝不屈的生存意志,也是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之林的缘由。中国人民不管在任何时期,都能够忍辱负重,苦难之后太阳照常要升起。

活着读书感悟1200字2


  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徐富贵从曾经的阔少爷到仅剩与一头牛为伴的老人,一生所经历的种种,让人感受到的不止有他个人对于生命、活着的感悟,更多的是在那个时代、社会里他活着的力量。也许很多人会问他的生活已经那么惨了,那时社会如此动乱,他依旧坚强活下去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作者余华在书中有所回答: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再看如今社会上很多轻贱自己生命的人,无非是生活中所受挫折较多,自言扛不下去了,所以放弃活着。但是,真正读过《活着》这本书的人,肯定会对生命的力量有所感知。所谓“好生恶死”“蝼蚁尚且贪生”,而英雄之所无畏死,只是基于其所为“大义”,常言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如果平常境界,平凡活着,一生也终将走向死亡,但是因为扛不住现实压力而漠视自己生命的平凡人,若不是为国之大义,定是懦夫。懦夫这一次虽然指的是软弱的人,胆小可作为其近义词,但是这类人群可能会思想滑坡,同样漠视他人生命,然后无所畏惧地去做一些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生命的事情,然后让活着的人唾弃,身后背负百年骂名。反观历史中的英雄,他们是为了更多的人活着而轻视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人有着极高的精神境界,即使是死了,也能在人民的心里永远地活着。

  书中的主人公是一生从辉煌到落魄,落差如此大,但他依旧平凡的活着,属于平常境界。我认为他能做到没被生活逼疯,与他所处的社会背景有关,他人性的自私本能让他心中装不了国家大义,他只想活下去。虽然书中处处透视着人性的弱点和缺陷,但他忍耐痛苦生活的能力却是值得当代年轻人所学习的。当代青年一代最应该提升的是逆商,我阅读的时候也曾经假设我是主人公,我肯定是活不下去的,因为那接连不断、猝不及防的痛苦和打击对人的意志是绝对摧残毁灭的,从内心情感体会来讲整本书都笼罩着乌云,压抑贯穿始终,确实不大敢于将自己置身其中。

  作者以“活着”为书名,表面是陈述主人公活着有多艰难、痛苦,另一层意思主要是向世人展示在面对饱受苦难命运的时候我们应该拥有承担自己生命继续活下去的责任。最近看了很多关于党史的书籍,对“活着”这一次的感悟更加清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曾经千万战士用生命换来的,不禁让我联想到这本书中作者所要阐述的更深层次的意思。在革命初期中华民族饱受苦难时,中国共产党员承担了要让中华儿女继续活下去的责任。时至今日,我们伟大的祖国依旧会有各种各样突发的事件,地震、洪灾、疫情,所有受难的人民都想活着,他们想活着是本能的生理性的反应,而很多英勇无畏奔赴灾区的人民,他们舍弃自我,将他人的生命看作自己真正的生命,而自己真正生命的意义是让更多的人活着。

  如果你的世界,没有痛苦的害怕,没有尊严的担忧,没有富贵的贫贱,没有暖寒的交替,没有外貌的困扰,没有男女的区别,没有你我之分,没有生死顾虑,你才会离“活着”越来越近。这段文中经典语录,阐述了作者的思想态度,只有平淡、平安、与世无争,不在乎贫富,这样的生活才足以为真正的活着。作者这一观点是最高思想境界,也是读后我内心所向往追寻的精神境界。

  希望浮躁的社会里的你都能静下心来,自我沉淀,真正意义的“活着”!

1 2

书籍简介

  • 活着

    活着

    余华小说 472人浏览

      《活着》是中国当代作家余华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发表于《收获》1992年第6期。  《活着》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小说以普通、平实的故事情节讲述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