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读后感3000字

2022-12-02 16:12:44.0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读后感3000字 人文书籍读后感3000字 648 浏览

简介《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是由孙隆基编著的人文类书籍,出版以来广受读者好评。以下范文由读书感悟小编为大家整理,内容涵盖"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读后感30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一书作者是孙隆基,成稿于1983年,过了20余年后才有机会在中国出版,该书主要介绍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其实探讨的正是个人与社会,在20世纪的中国受到哪些因素的左右。随着时代的变化,有些表层现象已经发生变化,但是作者想表达的中国人的深层结构仍然存在其价值。

  何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文化”是人类独有的现象,它是人对自身的生物性的加工,并对这个生物性做出某一个程度的调整。

  “深层结构”相对“表层结构”而言,是指一个文化不曾变动的层次。就像一条河流,纵使河流本身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但河床的底部岩层未曾变化。当然作者运用深层结构这个概念,并非指中国历史从无出现变化,而是辨认中国历史上,由古至今比较稳定的某些规律,它们是使“中国”在历经变化后仍保持它自身特殊认同的因素。

  作者指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具有静态的“目的”意向性。中国的文化这种由“二人”去定义“一人”的设计,往往使是否“做好人”成为衡量一个人的最首要标准,一个人的其他表现倒在其次。

  中国文化是把单个的“个体”设计成为一个“身”,而主流的文化意识则将“利吾身”视为不正当的行为。在中国文化里,既然没有个体“灵魂”的设计,因此,将“个人”只当作一个没有精神性的肉体,是很顺理成章之事。这并非说中国人没有精神形态,,而是说中国人的精神形态是由这个“身”散发出去的“心”之活动,亦即是克服人我界限的“由吾之身,及人之身”的心意感通。中国人“个体”的精神形态,必须在别人“身”上才能完成。

  中国人的“身”和“心”

  中国人是用“身”这个名词来指称自己的,例如说“本身”或“自身”。中国人还用“身”来表达生命。还用“身”来形容一些在其他文化中不属于“身”的场合。例如,一个人的“背景”与“起源”。如果一个“个体”只被当作是一个“身”的话,那么,它就是没有一点儿精神性的。中国文化既然将“个人”设计成一个“身”,因此就很难使它成为一个具有完整形态的精神主体,而倾向于将它当作是一个必须受社群关系约束的“不道德的主体”。中国人的精神形态则必须用“由吾之身,及人之身”的方式在别人身上展现,亦即是由“推己及人”的“心”去完成。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中国人的“心”,可以说主要是一种感情的作用(亦即是脑部中层的内容)。这并不是说中国人没有智力活动(大脑皮层左半部的功能),只不过,他们的智力活动也倾向于把“心”当作主要的分析对象。两千多年来中国人的正统思想是儒家,而儒家思想的分析范畴就都是一些人伦与感情的范畴。因此,中国人从不判别这两种“心”的作用——“心”一词可以涵盖heart与mind。既然中国人倾向于把“知性”与“感情”连成一气,因此才会产生另一种倾向,那就是以“能否和合社群”作为首要的标准,来衡量任何一种思潮的价值,至于这套思想的认知价值反而降居其次。

  因此,才会造成中国人重“人心”而鄙薄“奇技淫巧”的倾向。中国人将智力感情化的结果,就是连意志与判断力也加以感情化,因此,也就没有让“个体”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只要别人对自己好,自己就必须“以心换心”,否则就是“没有良心”。本着同样的逻辑,只要社群与集体在召唤,自己就必须“交心”。既然中国人的“心”包含了感情、思想、判断与意志,结果就被要求将这一切通通都交出去,在“身不由己”的情形下,自然连“身”也交出去。

  中国人的“安身”和“安心”

  至于中国人“安身”与“安心”的倾向,却是要求别人来“定义”自己,因此也就必须由别人的“心”去组织自己的“身”。中国人的“身”是必须由“心”去照顾的。能照顾人“身”者,就可以“得人心”。因此,在中国人的文化行为里,屈服人的最佳办法就是“攻心为上”,而其捷径则为“身”。换言之,中国人的“良知”是可以用“人情”去颠覆的东西。孟子说“仁者无敌”,的确是摸到了“心的文化”之基本逻辑。

  中国文化将“人”设计成为一个以“心”为主导的动物,而又用别人的“心”去制约他的“心”。中国人只有在彼此的心意“有到”对方的身上时才需要“做人”,一旦越出了这个彼此熟稔的人情的磁力场就无须“做人”;因此,在全国性的国民生活中,也只有在领导者和集体的威信还健在,具有“上下一心”的形势时,中国人才会守规矩,才会有公德心;到了“上下离心”的局面时,就会失去制约。

  显然地,中国人的那些固定的社会渠道都是一些具体的“人情”关系,而使中国人受到制约的也就是这些关系中实实在在感觉得到的“心意”。因此,在中国人的政治生活中,就往往必须诉诸“人治”与“身教”,至于“法制”反而退居其次。

  中国人的“个体”也是无法对自己下定义的,而必须由“仁”这种“二人”关系才能“定义”自己。对这样的一个“个体”来说,就只剩下了一种选择,那就是——逃避自由!中国人的“个体”是很单薄的,因此必须常常受到人情的磁力场之温暖的包围。

  中国人的“人情味”

  “人情”是中国人的主要精神形态。在传统的天道观中,中国人甚至连天地都加以人情化,例如说:“上天有好生之德”“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有化育之恩”,亦即是认为它们对人类有父母一般的恩情,而人也必须用一番心意去回报恩典。

  中国人不喜欢在自己与亲属、朋友之间划分清楚的界限(与不认识的人,又当别论——详前)。他们觉得这样做,不只是“很难看”,而且是“小气”“自私”“个人主义”,简言之,就是“不会做人”。中国人的交友方式,则是尽量替对方的需要着想(姑勿论是真心的抑或为了是“做人”)。既然双方都不喜斤斤计较,因此彼此多吃一点儿亏也无所谓。但是,偶尔也会发生这样的情形:因为人我界限不清楚,有时会踩在别人的脚趾上而浑然不觉,对方开始时也会隐忍不发,口头上甚至还说无所谓,结果日久积怨,反而“以君子始而小人终”。

  在人我界限比较模糊的文化中,人总是要不断与别人比较才能确立自我的价值,而这种比较的重点又易偏向于人与我在社会观众面前地位之高低,而不是看自己内在完成的程度。

  因此,在一个“个体化”不发达的文化中,只要自己能够进升,就不一定需要“个人发展”,即使凭借特殊关系也无妨。事实上,在大陆,一些想自力更生的青年人,也会受到有权势的叔伯们的责备:“为什么不来找我?是否见外?”

  写在最后

  中国人身心分离,自己的身由别人的心来定义,中国人的理性思考与道德判断都被感情化。中国人只能保持“和合”,一旦有分歧,就会闹至不可收拾。而这种将“不同”等同于“不友好”的观点,使中国人对人对事都容易持有“不是朋友便是敌人”的态度,因此,凡有矛盾,解决这类矛盾的方法却是:你最后必须与我“共和”,否则就会转化为“对抗性矛盾”。

  被弱化了的“个人”,在面对“心理形势”比自己占上风的人时,总会觉得有一股比自己强大的外力将自己带动。因此,就身不由己地向对方打躬、赔笑,而且,还往往有去迎合对方的倾向。不少中国人,明明是自己的意见比别人卓越的,但当别人说出不同的意见时,就会全线崩溃,赶紧取消自己的意见。

  最终在文化的深处,中国人成了靠团体不断去定义的自己,一个被弱化了的“个人”,往往在自己生命的大事上,也束手无策,任由命运的摆布,飘到哪里是哪里,甚至还会让命运之手,将自己压成残渣。

  虽然作者这本书写于20年前,但是今日读来,对解释国人的行为仍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也许正应作者的那句话,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总有些被河水冲刷了n次仍然残留的河床,就是原本的本色了。

1 2

书籍简介

  •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孙隆基人文 283人浏览

      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孙隆基先生把中国上下三千年当做一个“长时段”,用结构观念——针对特定范围的一种共时性设定——来研究中国历史和这种历史延续所生成的文化特征。创造性地运用“良知系统”“身体化”“和合性”等概念来总结中国文化中对“人”的设计和“二人”关系,并进一步延伸至对个体与社会关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