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伟业观后感1000字

2023-03-15 14:55:08.0 建党伟业 观后感1000字 电影观后感1000字 821 浏览

简介《建党伟业》是由韩三平编著的党史电影类书籍,出版以来广受读者好评。以下范文由读书感悟小编为大家整理,内容涵盖"建党伟业观后感10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建党伟业观后感1000字1


  在百年黑暗历史中衍生这样一个党派,她点燃残破中华民族希望,她在万恶的旧社会照亮前途的光明,带领人民前进燃起人民的希望,她就是我们永远的母亲——共产党。

  《建党伟业》这部电影,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到成熟经历的重要事迹。看完之后我的内心异常澎湃,被那个时代不畏强权,敢于科争的青年所打动,被他们为了实现理想,不惜边头颅酒热血的精神所感动。

  我还清楚的记得影片中蔡愕与小凤仙临别时,蔡愕说:“奈何,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既包含着对小凤仙深深的无奈,又体现他作为一名将军对于国家的责任和热情,而小凤更是以一句“你是四万万中国同胞的,也是小凤仙我的。”道出她的博大胸襟与深明大义。一名风尘女子能说出如此有气魄的话,着实令人钦佩。

  我还听到胡适这样说:“凡事须以理服人,他们不可以批判吗?”在乱世中,不盲目跟风,理性思考,做事讲道理,而这也是我们当代青年人该反思与学习的地方。不是只要伟人名人,权威的人说的话就是正确的,我们要以比判的眼光看待,客观学习。我也听到“我们今天的行动,是中国美好未来的先声!誓死力争!爱国无罪!”的呼喊。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屈辱的社会,我看到的不仅仅是社会的黑暗,人们的痛楚,还有着一批批与此做殊死抗战的热血青年。他们心怀国家,心系人民,心念民族,他们的满腔爱国情怀深深的感染了我。

  剧中一个举着血书“冤”字的一个女大学生跪在总统府前请愿,回答军警为什么不到检查厅喊冤时,她含泪说:"冤情太深,检案厅接审不了我的状子,"之后痛呼“我是为中华四万万同胞喊冤啊!”这一声犹如千钧之重的巨石砸到了每个中国人的心,使人心痛!但当所有的学生工人反抗,罢工,罢课,游行,又让我看到了乱世中,依旧有大批的青年去热爱,守护我们的国家,令我动容。中国在巴黎和谈上的失败,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看到了当时中国在世界上没有任何发言权和地位,是不被各国列强所重视时,充分验证了弱国无外交的说法,深深地感受到了那些爱国人士的失落,理解了当时他们的那种爱国情怀。

  李大钊先生曾在《青春》中写道:"地球即成白首,吾人尚在青春,以吾人之青春,柔化地球之白首,虽老犹未老也。是则地球一日存在,即吾人之青春一日存在。吾人之青春一日存在,则地球之青春一日存在。”青年一代有本领有梦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五四运动爆发,无数中国有志青年为国发声,他们高呼“打倒卖国贼”他们不怕黑恶势力,互相激励。每一次革命都会流血牺牲,他们冲破世俗的枷锁,他们为了思想与人权的自由,解放,早已将生死置之身外,那一刻,他们心只有“中国”!
建党伟业
  影片结束时,我仍未从这部电影中走出来,满是心潮澎湃。从前的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并不了解,看了建党伟业后,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他们用坚定的信念与百折不挠的勇气精神全心全意为中国谋出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激发了我爱党,爱国的热情,他们的精神毅力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正茂。讲好党的百年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红色信仰改变中国命运,青年志气必当挺起中国脊梁。青年学生们当及时勉励自己,奋发向上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弄潮儿,书写好属于我们的光挥未来,让党的故事和精神永重不朽。

建党伟业观后感1000字2


  建党伟业这部电影以时间为基轴从辛亥革命开始讲起直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为止这十余年间的历史大事。

  影片最初着重描写辛亥革命后中国因为革命不彻底,封建保守者和革命拥护者以及他们各个派系之间的尖锐矛盾。其中有蔡锷将军这种为了国家大业在袁世凯面前忍辱负重,装作没有追求的窝囊模样,留下自己喜欢的人,毅然离开北京,就算疾病缠身依然坚持同袁世凯抗争的英雄;也有张勋这种坚定的封建主义拥护者。孙先生不得不让出大总统,护法运动失败的时候和毛主席在回答同伴“既然孙先生做总统对中国来说是最好的,那为什么还要将大总统让给袁世凯”这问题的时候,他们都说明了在当时封建主义依然顽固存在、各个政党纷争不休、外来帝国主义压迫的情况下,不建立自己的政党军队,不把枪杆子握在自己手里革命是不会成功的。

  同时影片也着重描写了青年以及知识分子在中国建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李大钊先生、陈独秀先生、胡适先生与辜鸿铭先生辩论的场景以及他们接受北大委任状的场景。辜鸿铭先生当时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的辫子留在外面,而诸公的辫子留在心里”。在当时历史场景下,北大是一个典型的新旧思想交汇的场所,大部分的学生都是认同共和,反对封建的。我并没有指责先人的意思,当然我现在也只是站在如今的历史高度下看当初,当年的那些青年胸怀爱国救国的一腔热血,他们想要接受新思想救中国。同时在辩论的那个场景下,我们也能看到当时的思想所存在的两种极端。

  一方竭力地否定旧思想,正如电影中所说的:“三三得九永远不会得八,孔子当年提出的思想,也不会在今天改变”“所有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脱胎于自己国家的文化”。新思想过度否定自身文化是具有历史局限性的,但是再者说他们有错吗?在当时他们的这种想法一点都不过分,不断的革命但是封建势力一次又一次的复辟,不管是袁世凯称帝还是张勋复辟对这些知识分子的冲击都不是我们现在人可以想象到的,不处于那个时代就算是感同身受也会有所折扣。

  另一方他们想要保留发扬中国的优秀文化,但是他们又想不出来很好的革新方法。从而只能故步自封,沦为时代的落后者。

  整部电影的高潮在我看来是新文化运动的那一块。从那里我能看到青年人的活力以及他们愿为中国牺牲的豪情。他们面对警察没有害怕退缩,就算被关押入狱也想办法去反动政府斗智斗勇;他们为了国家的权益积极请命,罢课游行示威,就算有挫折也不轻言后退;他们自己积极筹钱,远离家乡故土到法国、日本留学寻找拯救中国的道路。嘉兴南湖的那艘红船上,我们的中共代表何尝不是青年人呢?他们坚强,勇敢,睿智,正是有这么一群有朝气有希望有觉悟青年人,我国的建党伟业才能实现。

  最后感谢《建党伟业》这部电影,让我对这段近代史有了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

建党伟业观后感1000字3


  该片从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拉开序幕,随着历史的车轮慢慢前进,叙述了直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的重大历史事件。由封建帝制的推翻,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这十年的时光,大体是中国最不平凡的十年了。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里,十年来发生的大事就像岁月在大树的成长中刻下一道又一道的年轮,是触目惊心的,是浓墨重彩的,更是不可磨灭的。

  以电影演绎历史的方式,许是最生动形象的,那些曾经鲜活的伟岸国人们都已“大江东去浪淘尽”,然而他们所执着的伟大事业与秉持的崇高精神将薪火相传,开启未来,一切都不会过去。在一幕又一幕的镜头下,他们套上了皮囊,获得了重生。屏幕前的我们仿佛乘坐了时光机,回到了过去的岁月。

  影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无畏的青年大学生们,诠释了何为无惧生死的爱国情怀。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竟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此消息传到中国后,北京学生群情激愤,学生、工商业者、教育界和许多爱国团体纷纷通电,斥责日本的无理行径,并且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巴黎和会中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我还记得影片中有这样一幕——警察对参加五四运动的一位举着用血写的“冤”字的白布的女学生说:“有冤情去检察厅起诉,你跑到这儿来喊什么冤哪?”学生回答道:“冤情太深,检察厅接不了我的状子!我们是为四万万同胞喊冤!”这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群众运动,奏起了一曲浩气长存的时代壮歌,“还我青岛,交出卖国贼”是那个时代的号角,这动情地演绎,委实让人对一百多年前的这场运动,深感触目惊心,为四万万同胞喊冤,为当时并不强大的祖国喊冤。

  弱国无外交,即使是战胜国的身份,也只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然弱国无外交,吾辈当自强!经历了千疮百孔的中华民族,深谙国家强大的必要性,坚持国家主权,在世界之林独立自主,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国民历经百年已经做到了。我们青年大学生,则要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在激荡青春,创造人生,奉献社会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青年是一个时代的脊梁和希望,作为时代的青年,我们体会国家进步、民族振兴、感受大国风采、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的同时,要有放眼世界的格局,敢于面对,敢于追求,展现中国青年的情怀和担当,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生于伟大的时代,必铸就伟大的梦想,“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

1 2

书籍简介

  • 建党伟业

    建党伟业

    韩三平党史电影 409人浏览

      《建党伟业》(Beginning of the Great Revival)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而制作的献礼影片。该片由韩三平、黄建新执导(海外部分由李少红执导,五四运动时期部分由陆川执导,战争场面由沈东执导),由刘烨、陈坤、张嘉益、冯远征等108位明星出演。  该片从1911年辛亥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