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草木读后感2000字

2023-04-03 16:07:02.0 人间草木 读后感2000字 散文读后感2000字 608 浏览

简介《人间草木》是由汪曾祺编著的文学类书籍,出版以来广受读者好评。以下范文由读书感悟小编为大家整理,内容涵盖"人间草木读后感20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间草木读后感2000字1


  《人间草木》是作家汪曾祺的一本散文集,他回味人世风雨,感悟草木枯荣,讲叙风俗文化,用平实亲切的语言描绘寻常风物与寻常人生,将生活的滋味融入散文里。

  汪曾祺的生活美学,首先是以真情对待草木。“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当人能够洞悉世间的深刻之时,才可以感悟到万物的有情。屈原将一草一木赋予人格,秋兰、杜衡、芳芷、兰蕙、留夷,将花草自比,蕴藉其精神品格,而曹雪芹以“净物”来表示一草一木,绛珠仙草具有了仙的质性,林黛玉的纯净自然恰是仙草的投射。如果没有天真与赤诚,屈原和曹雪芹这样的文学家又如何能感悟到一草一木的情味呢。汪曾祺也是如此,他在《人间草木》中这样描写梨花:“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自然俏皮之感,至真至纯的灵魂美都在这一句话中尽数展现。这样将花瓣比作月亮的巧妙比喻,我们常常只能在孩童的诗作中看到。汪曾祺葆有稚童的眼光去观察“小物”,写桂花:“桂花美阴,叶坚厚,入冬不凋。”写栀子花:“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写洋槐花:“玉渊潭的洋槐花盛开,像下了一场大雪,白得耀眼。”他还写葡萄是黑玉,苹果花是雪。正是因为他不用文字的雕琢,而是以赤诚与天真融入自己的抒写,才更能体会春花秋草、四时美食之间的真情。常言道草木无情,但汪曾祺用真情,把草木这些“小物”赋予了灵魂,让人感受到生命的鲜活与灵动。

  汪曾祺笔下的“小物”具有灵魂,究其原因,是他把自身也看作花鸟虫鱼一样平凡万物的同等部分。只有以多情的眼光看世界,以慈悲的眼光看风物,才能把人间草木写得出奇而脱俗。关切世间万物,寻求生活的真善美,才能看到万物皆有情。

  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停下脚步,去观察一草一木,我们已经很久没有暂且驻足,去倾听风的声音,我们已经很久没有抬起头来,去仰望星星。生活的真善美就是在“小物”中体现的,正是这些小物,才构成了一幅巨大的人世风景画卷。在阅读了《人间草木》后,我才开始关注身边充满灵魂的一草一木。当走过钟楼,聆听钟声时,如果不留心观察,不会发现钟楼前盛开着的海棠花;当走过学生活动中心时,不留心观察,不会发现还盛开着桃花。柳湖之畔,尔静桥边,更有迎春花、虞美人、杜鹃花、山茶花、扁竹兰,如果不细心观察,不会发现这些植物,也不会去搜索它们的名字,更不会记住它们的样子。用温情的眼光去框住美好的万物,我骤然才发现,财大的四季亦有风味,一草一木都给人美好的遐想和希望。

  汪曾祺的生活美学,也体现在以真情对待人世间。他不仅用赤诚天真的眼光看待花草,也以这样的视角去看烟火人世间,因此他的人物也饱含着烟火之气。《人间草木》中写道:“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的。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正是从这样的语言中,卖杨梅的姑娘们的温婉形象跃然纸上;汪曾祺讲西南联大时期的往事,机敏聪慧的可爱女学生形象也自然地展现出来,让人忍俊不禁:“联大同学也有不跑警报的,据我所知,就有两人。一个是女同学,姓罗。一有警报,她就洗头。别人都走了,锅炉旁的热水没人用,她可以敞开来洗,要多少水有多少水!”汪曾祺先生可以在平凡小人物上找到闪光之处,记录下生命的有趣美好,从这些普通人物之间,可以看到《人间草木》中的真情不仅仅关乎草木,也关乎人世间。
人间草木
  汪曾祺擅长写“小物”,人间草木其实都是大千世界的缩影,在汪曾祺的书里,我们可领略到许多寻常“小物”。他写昆明的雨,写冬天的树,写果园的收获,写葡萄的月令。而这些平凡事物,是如今的我们通常不愿意去留意的。儿时的我们对世界充满好奇,而逐渐长大后的我们却失去了纯真的视角,不愿停下脚步去看生活中的俗物,不想琢磨普通与平凡,甚至刻意躲避“平凡”“普通”,总想着追求“不平凡”,“不普通”,借由不平凡的事物获得更大的满足。但这样的我们,其实丢失了生活中最有趣的部分。因为以稚子的眼光看待世界是我们人生最初的课题,更因为好奇心是世界对我们的馈赠。所以如果我们缺少了这样的纯真,缺少了这样的好奇,就会失去生活中更多的美好。其实平凡与普通,才是人生的最终答案;而只有用纯粹朴素的视角捕捉生活的平凡,才可以感受到生命真正的美好。

  在汪曾祺的书写中没有华丽的技巧,有的就是这样纯粹的观察之眼,朴素的真情之心。《人间草木》中写道:“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这也让我想起了外婆家的生活,放假时,我通常都会到外婆家小住一段时间,在这样的时候,我能够感受到平凡乡野生活的可恋之处。在乡村里,院子里只需摆上几张条凳,便会有附近各处的村民来坐一坐,大家围坐在一起,把地窖里的西瓜取出来分享,然后聊起天来,说自己种植的瓜果蔬菜,谈劳作里的平凡小事。其实生活就是因为这些平凡的小事才变得丰满起来。我的外婆八十多岁了仍然会每天下地干活,我们常劝她多休息,但她却不愿意。她下地干活不是因为困于生计,而是因为对土地的热爱,只有每天去看一看自己种植的一草一木,才能感受到生命真实存在的意义。

  困于快节奏时代的我们,应该放慢速度,对焦平凡的小事,让自己的感知力变得丰盈,体悟人世间的真善美。观察身边的事物时,不要过于匆忙地一掠而过,而应该去体味草木的天真,感受生活的纯粹气息。

  虽然世界浮光掠影,但只要我们拥抱住大千世界里的片刻缩影,天真的爱着一草一木、一茶一饭,就能锁住生命的美好。做一个俗人,以真情看草木、看世间,于世事纷繁寻平淡、于烟火人间觅纯真,这就是《人间草木》里的生活美学,这就是平凡生活的人文意义。

人间草木读后感2000字2


  读汪曾祺的《人间草木》是一个偶然。

  三下语文第4课《昆虫备忘录》作者是汪曾祺,我记得读高中的女儿有一本汪曾祺的《人间草木》,我便拿过来看。汪曾祺的原文《昆虫备忘录》比课文更有趣,比如《花大姐》中把“瓢虫”说成是“做得最精致的昆虫”,还是上帝给他的外孙女做的礼物。“上帝说:‘给你!好看吗?’‘好看!’”这样的一段对话真是有趣。于是,在教学的时候,课前导入环节,我把原来设计的播放视频改为了出示《花大姐》原文中的一段话,我读给孩子们听,让他们与课文对照,体会作者写作的有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之后,在课文学完后,我又把这本书带到班级,推荐给他们阅读《昆虫备忘录》中的其他昆虫故事,孩子们很喜欢。

  除了《昆虫备忘录》有趣,《人间草木》让我喜欢的还有很多。单从目录上看:“四方食事:人间种种清香,好想尝尝。”“草木春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的世界很平常”“脚底烟云:人活着,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文章杂事:惟悠闲才能精细,不要着急。”“年少岁月:一个人,得有那么一点精气神。”就很让人喜欢,喜欢这种闲适而又积极的心态,这样的生活才是美好的。

  汪曾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的散文,内容平实,语言朴实无华,无论花草树木、瓜果食物,还是山川风物、怀人记事,都极有韵致,不事雕饰,行文中的流畅自然与文人雅气,显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他说:“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有益于世道人心;我希望使人的感情得到滋润,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

  “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通红的辣椒,惹人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食道旧寻》)“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菰汤。我想念家乡的雪。”(《故乡的食物》)“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一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四方食事》)读着这样的文字,让人过多地不是去想食物怎么样的美味、好吃,而是让人不自觉地会想起一些与食物有关的人与事。

  最近因为新冠疫情,学校停课,小区封控,待在家里是唯一可以做的最具有贡献的一件事。线下教学改为线上,办公地点从学校改为家里。除了完成正常的工作,一家几口的三餐也被摆上了日程。以前上班,早上匆忙买点早点应付,中午在学校吃营养餐,晚上回家一锅稀饭或者水煮面条配一素菜解决问题,所以冰箱里很少存货,都是现买现吃。现在是特殊时期,出去一趟不容易,为了减少接触,三餐都要在家解决。做什么饭,反倒成了比工作更难应付的大问题。炒什么菜?有荤有素,没有荤,一天保证吃个鸡蛋也能补充营养,反正活动也少,消耗也慢。但是,主食就比较麻烦,馒头不能买多,米饭天天吃会厌,超市里的煎饼不好吃,最香的朝牌饼买不到。于是,我操起了刮板在电饼铛上烙煎饼,再准备点韭菜、粉丝、鸡蛋、千张、火腿肠调馅,又当菜又当饭,关键是好吃又不费事。五岁的女儿一口气吃了一个半菜煎饼,还喝了半碗米粥。老公则一鼓作气,吃了四个,还说勉强吃饱。看着他们一个个吃得有滋有味,我也很开心。

  其实,说到菜煎饼,我的手艺应该是遗传了母亲。小时候,农村的生活很贫穷,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白面馒头,平时都是用麦子淘洗干净后打成糊子烙煎饼吃。麦子不充足的时候,也会用玉米和红薯作为配料,打成糊。那时候,烧的是地锅,烙煎饼就在锅屋一块大一点的地方,支上一个大鏊子,一边往下边序草烧火,一边用细长的煎饼坯子赶着面糊在鏊子上转圈。小时候,我喜欢蹲在鏊子边吃那些炕了火候大一点的煎饼,又脆又香。再大一点的时候,我每次都要缠着母亲让我试着烙几张煎饼。可是,动作虽然是学了母亲那样的,但我却总是烙不了那么平整,那么薄的,不是这儿有个疙瘩,就是那里漏了一块,因为两只手一只要顾上面把煎饼烙好,另一只手还要往底下序草,不能让火熄了,对于十几岁的我来说,实在是太难了。后来,有了煤球炉子,母亲买了一个小鏊子,说这个方便。于是大鏊子就弃掉了,而我也就一直没有学会在大鏊子上烙煎饼。母亲烙煎饼,还喜欢烙几个菜的,白菜心、粉丝、豆腐,这些是家常菜,切碎后加点豆油拌一拌,往煎饼上一摊,再从四面折一下,把菜包住,叠成个长方形,就成了美味的菜煎饼。那顿饭,只需准备一锅稀饭即可,菜和饭都有了。如今,母亲已经去世多年,每每自己做菜煎饼的时候,我总是会想起母亲,想起母亲的菜煎饼,我一直纳闷:她那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甚至一天都没有上过学,是怎样烙出那么薄那么脆的煎饼,又是怎样让平常的大白菜和粉丝变成人间美味的?可惜,母亲终究不会给我答案了!

  也许,母亲也是遗传的吧,因为外婆也是手巧的人。她也有自己的拿手菜,那就是鸡蛋丸子。我刚工作那会,外婆因为常年的风湿腿脚不好,就被二姨接到她家里照顾。每次我和母亲去看她,她总是要炸鸡蛋丸子给我吃,她说我最喜欢吃她炸的鸡蛋丸子。炸丸子也是在煤球炉子上,放一个炒锅,里面加小半锅油。鸡蛋丸子的料很简单,看着外婆无非就是打几个鸡蛋,舀几勺面粉,撒一些切碎的小葱,捏点盐,加水搅拌成厚一点的糊。炸的时候,用勺子一勺一勺地舀,团成一个球状。油热,面糊里有鸡蛋会膨胀,丸子就长大很多,直至金黄就可以捞出。我总是等在锅边,炸着吃着。母亲有一次还笑我:“多大了,还一边炸一边吃。”外婆总是笑着说:“不怕!不怕!吃,认真吃!”“认真吃”,是外婆在饭桌上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小时候,我还在心里笑话她,哪有说吃饭“认真”吃的。长大后,外婆离开后,我才懂得,那是她想让我们多吃,是疼爱我们的最原始也是最真切的方式啊!

  “一个人,总应该用自己的工作,使这个世界更美好一些,给这个世界增加一点好东西。”“在任何逆境之中,也不能丧失对于生活带有抒情意味的情趣,不能丧失对于生活的热爱。”汪曾祺先生是,母亲和外婆也是。

1 2

书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