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读后感1500字

2023-07-10 14:30:40.0 百年孤独 读后感1500字 世界名著读后感1500字 307 浏览

简介《百年孤独》是由加西亚·马尔克斯编著的世界名著类书籍,出版以来广受读者好评。以下范文由读书感悟小编为大家整理,内容涵盖"百年孤独读后感1500字-百年孤独读后感1500字大学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百年孤独读后感1500字1


  小镇的创始人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最初为了逃避对杀害同村普鲁邓希奥的亡灵逃离家乡。

  他率领20来户人家逃到海边,无路可去,于是在那里居住下来,把那个地方取名“马孔多”。

  布恩迪亚为全村人合理地设计村镇的布局,带领大家共同建设马孔多。

  后来,随着吉普赛人、阿拉伯人、欧洲各地的人以及美国人不断涌进这个世外桃源,各种各样的“新奇”东西也随之进入这个新开发的小镇。

  布恩迪亚为那些新奇的东西而兴奋着迷,他不断地接受新事物,竟然在不断地“发明”和“探索”中变得神魂颠倒,最后发疯,被家人捆在大树下,成了个活死人。

  他的二儿子奥雷里亚诺曾身经百战,叱咤风云,威武不屈,参战途中送至营房的各地仰慕他的女子十七名,并为他生下了十七个儿子。

  可到头来他和战友们的流血奋斗丝毫没有意义,闹了半天,一切依旧,暴君走了一个又来一个,政府公然背信弃义,而他们党内的一些人为了个人利益对前政敌唯唯诺诺,他的十七个儿子也在一星期内全被暗杀。

  奥雷里亚诺上校绝望地将自己关在作坊里制作小金鱼,再也不关心国内局势,最终无声无息地死去。

  他的妹妹阿玛兰妲,因为妒忌丽贝卡——她母亲的养女,先是与丽贝卡明争暗夺意大利商人皮埃特罗的爱情,之后在他向阿玛兰妲求婚时,她又断然拒绝了他,皮埃特罗不堪连续打击,愤而自尽。

  不久阿玛兰妲又成了格林列尔的未婚妻,可是,在他准备同她结婚时,她又坚决地拒绝了他。

  她整天织她的寿衣,日织夜拆,打发日子。

  丽贝卡和布恩迪亚的大儿子结婚后,他们的生活方式被村人憎恨,在她丈夫被人莫名杀死后,丽贝卡把自己倒锁在屋内,完全与世隔绝地度过了后半生。

  布恩迪亚家族一代一代,他们尽管相貌各异,肤色不同,脾性、个子各有差异,取着相同的名字,却终日生活在孤独当中,虽然他们也尝试过交流或打开心扉,但最终还是放弃了。
百年孤独
  一个家族七代人,整整一个世纪,同住一个屋檐下,谁也不了解谁,也不想去了解更不愿让对方了解自己,个性自大。

  连奥雷里亚诺第二从外面娶回的妻子也一如他们这个家族人的生性,到死都不肯迈出心门,手握自己认为无法让人知的羞耻秘密咽下最后一口气。

  姑姑和侄子、外生和姨妈发生爱情,乱伦一气,不明白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故事的历史背景又发生了什么?

  带着这个疑问查了下相关资料:从1830年至十九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本书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这方面的史实,并且通过书中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现出来。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等。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众多人物,描绘了这个家族的孤独精神。在这个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尽管很多人为打破孤独进行过种种艰苦的探索,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最后均以失败告终。这种孤独不仅弥漫在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镇,而且渗入了狭隘思想,成为阻碍民族向上、国家进步的一大包袱。

  正如看高尔基的《童年》一样,虽然是以平平常常的词语写作故事,乍看没有什么深刻意义,不想半夜梦里却梦见了跟故事雷同的场景。

  就像这本《百年孤独》,我以最快的速度阅读完,并未觉得里面有能让我心潮澎湃的情节,却在第二天醒来甚觉孤独。

  第一次发现自己每天都在做着重复的工作和生活,就连睁开眼睛后做的第一件事到出门都是重复的。

  柔柔松懒的眼睛伸个懒腰,拉开蚊帐,起身插上无线网,打开冰箱拿出鸡蛋和玉米放进锅里开始煮,然后开始洗漱换衣,拿着煮好的早餐出门,到公司泡一杯麦片,打开电脑…………

  为什么每天重复着这一成不变的步骤,甚至连早餐的种类都不曾变过,似乎自己掉进了一个怪圈,一直在按着返回重播键,然后继续着昨天或前天的一切。

  这是不是也算一种孤独?是否如马尔克斯所写那般,一旦掉进这种麻木的重复中就无法拥有进步?我该如何改变现状?如若不然,这跟一头猪有什么分别?

  可马尔克斯又说:生未百年,死不孤独。这又如何理解?

百年孤独读后感1500字2


  《百年孤独》是20世纪魔幻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的文学巨著,这一简介激发了我阅读这本书的兴趣。走进马尔克斯所架构的这个世界,既真实又虚幻,叙事过程中多次出现的隐喻和象征手法,多处出现的民间传说和宗教历史故事,作者思维的飘忽不定之感,以及书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形形色色的人物接踵而至,一时间竟看得我眼花缭乱,“晦涩难懂”是我对这本书的初印象。

  这本书叙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承载着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暗藏着拉丁美洲百年间波谲云诡的历史。

  读的过程中,我发现其中的人物皆笼罩着一层悲剧性色彩。自己热衷的事业得不到家人的支持理解,迪奥.布恩迪亚最终孤独而死;怀揣着超凡的理性熬过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乌尔苏拉终其一生在孤独中为着家族兴旺而忙碌;霸道的性格和放纵的生活本就为世俗所不容,何赛.阿尔迪奥孤独地坚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为争取更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而先后发动32次战争,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沉浸于自我怀疑的痛苦中,在小金鱼工作间孤独地度过余生。《百年孤独》中庞杂的人物体系,细细看来各有特性,他们身份不一、性格各异,但都是承载着孤独的个体,这种孤独代代相承,沉淀为一个百年家族的孤独精神。

  为何孤独?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影射出拉丁美洲的现实困境。这是一种“不合群”的困境,他们试图将自己纳入外部世界的先进文明,而彻底革除保守落后的本土传统,但所有的努力和挣扎,在尘埃落定后终归沉寂。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说:“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人生终将是一场单人的旅行,孤独是永恒的,陪伴着我们忘掉烙刻于心的伤痛,忘掉刻骨铭心的感情,去拥抱那份祥和与平静。

  只有用水将心上的雾气淘洗干净,荣光才会照亮最初的梦想。这是《百年孤独》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读到此句我不禁联想到《金刚经》有言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伟大的思想碰出点点星火,中西文化竟跨越时空般的遥相呼应。身处现实社会中的我们,不可避免地与外界产生种种联系,受到来自外界的束缚,而我们为人处世的态度,以及对万事万物的看法也无形中受之影响。

  当我走出高中校园,崭新的大学生活便缓缓在我眼前拉开帷幕,逃离了高中时高压的心理状态和紧绷的学习氛围,大学校园扑面而至的活跃气息让我一时有些迷失,我急于拓展新的圈子,开始加入不同的社团和学生组织,努力在班级中找寻获得感,起初为了融入这个环境,我将更多时间用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沉迷于各种繁杂琐碎中,就像一张无形的网,将我包裹住,身处其中的我看似与环境融为一体,但内心深处的孤独还是难以隐藏。

  有时候我在想,我是否丢失了什么,我现在所做的一切是否如我所愿,我是否在随大流中丢失了自我的初心。没有家长老师时时刻刻的督促,没有同学之间你追我赶的氛围,我不再注意自己的作息,不再注意自己对学习的态度,更不明确未来要走的方向。人们都说,社会像一个大染缸,而我们所处的环境何尝不是如此,过分的安逸会成为滋生惰性的温床,而我身处其中却不自知。《百年孤独》告诉我,唯有时常淘洗内心,才能守住初心、独善其身。

  真正的孤独者,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能够忠实于自己的内心,能够抵住诱惑,驱逐世俗,其实我慢慢地发现,相较于聒噪的热闹氛围,我更喜欢拥有独立的空间,抛去纷扰,走进自己的内心,将各种情绪细细地咀嚼,慢慢地消化,在内心由激荡转为平静的过程中我可以收获成长,实现自我的升华。

1 2

书籍简介

  • 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世界名著 403人浏览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