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读后感400字

2023-08-26 19:50:16.0 儒林外史 读后感400字 文学读后感400字 178 浏览

简介《儒林外史》是由吴敬梓编著的小说类书籍,出版以来广受读者好评。以下范文由读书感悟小编为大家整理,内容涵盖"儒林外史读后感400字-儒林外史读后感400字左右初中"",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儒林外史读后感400字1


  《儒林外史》描绘了社会各阶层人士面对成名富贵时的表现,真实地揭示了作者所处时代人性被各种功名利益腐蚀的过程,从而对当时社会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嘲讽。

  作者吴敬梓是清代小说家,晚年自号文木老人。他是小说人物杜少卿的原型,是当时反对八股取士的先锋,也是世界级的讽刺大师,每个人物在他的笔下栩栩如生。

  吴敬梓笔下如范进这样的可笑可怜,又可气可悲的人物不在少数。众多形形色色的儒生像无不深刻揭示了那个时代的世态炎凉,鞭笞了社会的腐朽和黑暗,读完全书之后,我不由得为那些读书人感到悲哀,他们大多数家境贫寒,一心指望通过科举来改变命运。他们小时候也一定是胸怀远大理想的,但迫于残酷的现实压力,他们与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梦想渐渐远行,逐渐沦为一个又一个的范进。
儒林外史
  现在的我们,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少年时期,正如同前期的匡超人一样,勤奋刻苦、积极进取。我想,面对诱惑的我们,一定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保持独立的人格,不断成长蜕变,向着美好的未来展翅高飞!

儒林外史读后感400字2


  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儒林外史》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作者是清代的吴敬梓,他采用讽刺的手法,大量描写了深受八股文荼毒的读书人形象,对科举制度进行了辛辣讽刺,用来劝诫世人应以此为戒。

  在这本书中让我感受最深的,非“范进中举”莫属。范进原先是个穷书生,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被老丈人冷潮热讽,可他不管妻子和母亲,一直考了二十多次,五十四岁才中了举人。可他由于高兴过度成了疯子,最后被老丈人一巴掌打醒,丈人和邻居都开始巴结他一讨好他,给他送了很多东西。范进是当时读书人的缩影,只知读死书,不知变通,这样的人就算当大官了,也只是个空架子,眼高手低的小人罢了。

  这不免让我想到,在我们的学习中也有类似的人,他们和范进一样,生搬硬套知识,到最后也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罢了。我就是生搬硬套公式,也不理解题目,最后在考试上闹了个笑话。

  读了《儒林外史)这本书,我深有体会。“范进中举”让我明白了读书,不是为了考试,而是要融会贯通书上的知识,并将转化为才能,才能事半功倍。

儒林外史读后感400字3


  《儒林外史》那么多的人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匡超人。

  匡超人本是一个读书踏实、刻苦勤奋、孝顺父母、乖巧懂事的读书人,但是他到杭州后和一帮假名士交往。这些名士因为科举败北,或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取得功名进入仕途,充当名士。匡超人的品性受到污染,主动加入这群名士中,参加了“西湖诗会”,也想从中获取好处。

  匡超人结识了善于钻空子的潘三,替他干事,并替人考试,作奸骗婚。在金钱和权力的诱惑下彻底没了人性。潘三入狱后匡超人毫不犹豫地翻脸,逼妻子回到乡下。

  匡超人一个纯朴、勤奋的青年变得虚荣自大,这与祥子的性格变化非常像,从一个正直、努力、天真的人变成抽烟、喝酒、赌博、嫖,无恶不作的人。由此可以看到社会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匡超人的变化一方面和他周围的环境有关,另一方面和他内心想要功名的想法有关。正是他们身处在黑暗的环境中,自己内心也不足够坚定,不能保持初心不变,都被同化了,所以我们应该保持初心。

  看了《儒林外史》,为科举制度下文士的痴迷、愚昧、攀附权贵所感慨,也看到当时封建社会的腐败和堕落,我很庆幸,生在阳光下的新中国。

1 2

书籍简介

  •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

    吴敬梓小说 125人浏览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现以抄本传世,初刻于嘉庆八年(1803年)。  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地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