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读后感2000字

2023-11-16 目送 读后感2000字 文学读后感2000字 307 浏览

目送读后感2000字1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的书《目送》,屡屡打动我心。几年前第一次读,感概不已,哥哥姐姐也一起共读,也被感动。前年回乡,拿起书架上这本好书,龙应台深邃的文字,依然让我流泪。今年儿子也开始阅读,儿子惊呼“实在是本好书”,不过有些篇目,他觉得理解不透,邀我共读。龙应台笔下那些亲情,那些美好,那些苍凉,不会因为时光的流逝而改变,却更加隽永了。因为,整本书,就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是《目送》里的经典文字,多么真切地描述了孩子长大,渴望独立,而父母拳拳不舍的心理。回想自己也一样,年轻时,想仗剑走天涯,看尽人间繁华。孟郊的诗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就是年少时的心态。龙应台想到他的父亲送他上大学的情景,又想到十几年后,他的父亲住院,生活不能自理。而最后,是在火葬场最后一次目送。

  最近,陪伴最要好的朋友,送别她的父亲。她在父亲离去后那天,在医院给父亲办出院手续时,她说:“想到那个很亲的人,再也不会回来了,心里就很痛。”我也感同身受她的痛。她后悔没能在父亲在世时,陪他去他想去的地方。为此,她专门买了车,打算带母亲出游,尽早实现母亲的心愿。我俩相约,尽早去实现和满足父母的愿望,努力过好当下的每一天,这也许就是《目送》给我们的启示。

  在《如果》一篇里,龙应台在机场遇到一位孤独的老伯,步履蹒跚行走千里。龙应台写“他曾经是个眼睛如小鹿、被母亲疼爱的少年,心里怀着莺飞草长的轻快欢欣,期盼自己长大,幻想人生大开大合的种种方式。唯一他没想到的方式,却来临了,战争像突来的飓风把他连根拔起,然后恶意弃置于陌生的荒地。在那里,他成为时代的孤儿,坠入社会底层,从此一生流离,半生坎坷。当他垂垂老时,他可以回乡了,山河仍在,春天依旧,只是父母的坟,在太深的草里,老年僵硬的膝盖,无法跪拜。乡里,已无故人。”短短的文字,写尽少年的一生,幼年的憧憬,中年的打拼,晚年的凄凉。这就是老伯的人生,可是那份浓浓的故乡情,牵引着他,奔赴万里,回乡看望记忆中的故乡,黄土下的父母亲。这就是龙应台文字的打动力,深邃可又牵动着每个游子,让我们也忍不住去回望人生的悲欢离合,去铭记那些隽永的亲情。

  在《山路》篇写到:“蔡琴的演唱会,蔡琴在唱她的人生,她的前夫至爱导演杨德昌的死。她说的是她自己的人生,但是人生,除了自己,谁可能知道?五万人在蔡琴的演唱会,掌声、笑声、歌声,混杂着城市的灯火腾跃。而此刻,一辈子被称为“才子”的沈君山,一个人在加护病房里,一个人。才子心里冰雪般的透彻: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人生是一张永不回程的车票,不管是至爱亲人,还是亲密朋友,都只是陪伴自己一程。而时光的流驶,“逝者如斯夫”。生如逆旅,一苇以航。个中风景,无人替代,只能自己独斟。“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目送
  《跌倒》篇写到“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到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样治疗内心淌血的伤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谁教过我们,在跌倒时,怎样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样的智慧才能度过难关?跌倒,怎样可以变成远行的力量?失败,为什么往往是人生的修行?何以跌倒过的人,更深刻,更真诚?我们没有学过。”这一段话,深深打动我心。我们定义的“成功”是什么?都说华人的世界是最卷的,儿子在上海最好的学区读书十年,眼见家长们,为了孩子学业的领先,为了孩子“未来阶层的跃迁”,超前抢跑。眼见国考,千人甚至万人竞争一个职位。然而,每个人的人生,必然要经历跌倒,在跌倒时,谁会给你温暖的拥抱?可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在这纷繁的尘世,二十岁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件变成不相信,“曾经相信过海枯石烂最为永恒不灭的表征,后来知道,原来海其实很容易枯,石,原来很容易烂。雨水,很可能不再来,沧海,不会再成桑田。原来,自己脚下所踩的地球,很容易被毁灭。海枯石烂的永恒,原来不存在。”

  也有二十岁前不相信的东西,现在却信了。尽管世界有丑恶与阴暗,我们仍要相信有美好,生命中有幸福。“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水果摊上依旧有最普通的香蕉,市场里仍旧有一笼一笼肥胖的活鸡。花店里,俗气无比、大红大绿的金橘和牡丹,一盆一盆摆满了骑楼。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

  幸福是活在当下、珍惜当下。“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世间的风景不过是我心的注解,眼的旁白。

  每一个被我“看见”的瞬间刹那,都被我采下,而采下的每一个当时,我都感受到一种“美”的逼迫,因为每一个当时,都稍纵即逝;稍纵,即逝。愿我们都蓬勃生活在每一个当下!珍惜生命中的因缘聚会,因为,人生此去,再无归期。

目送读后感2000字2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的一篇文章中,也曾引用过这句话,我想,当许多人读这句话时,都能够感同身受,这是亲情的柔软,是亲情的温度。人的一生,需要经历多少次的离别,目送、伤怀,才能懂得珍惜与放手呢?

  当读着文中孩子第一天上学的情景:“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这是每个孩子必经的成长历程,这让我想起第一次送小女去幼儿园,她的脸上虽挂着泪珠,但却是那么懂事地压抑着自己的情绪,没有像别的孩子那样大哭大闹,老师拉她进教室时,她一直眼巴巴地望着我,我也眼眶湿润地目送着她,不得不鼓励她向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的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这是多少孩子与父母的心声?作者将父母与孩子彼此之间内心的那种不舍,痛楚与万般的语言只能用夺眶而出的泪水表达,有一种很强的画面感,让人为之动容。

  大女儿上一年级就送去城里寄宿,每次星期天下午送她到车上,她的小脸紧贴在玻璃窗上望着我“吧嗒吧嗒”地掉眼泪,当汽车慢慢启动,孩子不停地向我挥着小手,望着逐渐远去的车,泪流满面的我常常呆呆地站很久。每个父母,都在一次次地目送着孩子的背影,这是一种成长的喜悦,也是一种告别的忧伤,当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留下被拉长的目光,在追赶……

  孩子在不断地成长,而他在成长的过程中,就像一只雏鹰,他的翅膀会一天天的变硬,总有一天,会飞出我们的视线,而我们只能望着他远去的背影,给他真诚而美好的祝福,惟愿他前进的道路上铺满花香,更充满阳光。

  文章的后面,又写到送父亲去火葬场的那一幕:“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住这最后一次的目送”。虽然没有写如何的痛哭,但生与死,就在这目送之间,让人能够感受到,这样的凝望,一定伴着泪水与疼痛,心一定是悲痛欲绝的,这是一种撕心裂肺的告别:“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生命的终结,就在阴阳相隔的隧道里,慢慢地,慢慢地,所有的一切都将消失,成为人世间的一粒尘埃……

  人这一辈子,不光是父女母子,亲人之间的情缘,都在不断地目送,渐行渐远,蓦然回首,留下的只不过是一片空虚与寂寞罢了。

  读《胭脂》这篇,也让我很受感动:“买了很多不同颜色的指甲油,专门用来跟她消磨卧房里的时光。她坐在床沿,顺从地伸出手来,我开始给她的指甲上,一片一片慢慢上,每片指甲上两层……”多么孝顺的女儿,多么贴心的小棉袄!这静默无言的举动,却表达了最深沉的爱。面对连女儿都不认得,无法用语言交谈的老母亲,女儿用另一种相处方式:认真而细致地“摆布”胭脂阵来哄母亲开心,将母亲的手指甲和脚趾甲都涂完,又拉着母亲在镜子前化妆,这种女儿对母亲的宠爱,多像一个母亲对幼小的孩子的宠爱!这就是:“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的最好的回报!

  在亲情和孝心频频被物欲和私利侵蚀并逐渐荒漠化的今天,读这样的文章是能够触动人心的。文中朴实而简短的对话,浓缩了母女之间血浓于水的真情,这种情感就像一股潺潺流淌的小溪,洗涤着每个人的心灵,让孝心和爱心不被蒙上一层厚厚的尘垢,这让我们会扪心自问:我们对父母,有这样的耐心吗?我们曾这样陪伴过父母吗?

  牵挂是亲情,友情和爱情中永远的“保鲜剂”,“这些是牵挂你的人慷慨赠予你的时光和情感”,那种“想见亦无事,不来常思君”的真挚情感,是多么难能可贵!当读着作者临上飞机前给朋友打电话,让帮忙收拾家,那种口气不像是跟朋友说话,倒像是在叮嘱自己的亲人,让人觉得心里暖暖的,那种如姐妹般毫无掩饰的率真,裹挟着朋友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珍惜的温情,这亦或是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的纯真友谊。

  这本书语言简洁朴素,贴近生活,作品所描述的都是身边的人和事,题材似乎俯拾皆是,看似像拉家常,娓娓道来,但那浓浓的生活气息把人性的美跃然纸上,毫无矫揉造作之意。文章以“情”和“爱”作为主线,用细腻的情感之笔勾勒出每寸光阴中触动自己的背影,处处洋溢着真情实感,像一坛醇香的美酒,醉了读者。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无论是孩子还是老人,我们都无法做到永远陪伴左右:“我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这是一种无奈的目送,也揪着心在慢慢地往前挪,“整本书,也就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田静玮)

1 2

相关文章

书籍简介

  • 目送

    目送

    龙应台文学 202人浏览

      目送共由七十四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正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