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阿Q正传读后感600字

2023-04-12 15:11:59.0 阿Q正传 读后感600字 鲁迅作品读后感600字 305 浏览

简介《阿Q正传》是由鲁迅编著的小说类书籍,出版以来广受读者好评。以下范文由读书感悟小编为大家整理,内容涵盖"鲁迅阿Q正传读后感6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阿Q正传读后感600字1


  读完鲁迅笔下的《阿Q正传》,我受益匪浅。鲁迅刻画的地位低下,贫困潦倒的阿Q形象在辛亥革命特殊时期具有讽刺意义,但是把这样的“阿Q”放在现代,依然有其普遍性和代表性。

  摒弃鲁迅讽刺的奴性不说,其实阿Q精神具有双面性。

  阿Q精神是一剂良药。现代的我们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节奏急剧加快的物质世界里,精神世界变得缺失,容易出现焦虑、烦闷、压抑、内耗等各种心理问题,这时的我们其实更急需阿Q精神,即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本质上就是一种自我减压,自我减负。它能使负面情绪快速消除,内心得到快速调整,从而做到自我安慰。

  精神胜利法传达的就是乐观忍耐的人生态度。我们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和焦虑,要学会用纯想象中的胜利对现实中的失败进行补偿,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内心维持平衡,从而更加适应压力陡增的社会。同时,在面对生活的诸多矛盾,我们也会选择“退一步海阔天空”,学会忍让,就像阿Q一样,他不会选择跟强者硬碰硬,而是选择在精神上占领高地,寻找自己的舒适区,认为自己就是“天下第一”,成为自己精神上的“画饼能手”。

  人人都在嘲笑阿Q,但并不知我们也是阿Q。在面对没有能力和勇气解决的困境时,我们会采用精神胜利法,像阿Q一样通过精神上的胜利来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减少患上抑郁的可能。但是如果掌握不好这个度的话,使用过多,久而久之,我们就会慢慢变成阿Q,变得不思进取,消极怠工。

  所以我认为对于精神胜利法可以适当使用,但切不可频繁使用,否则我们就会成为鲁迅笔下“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Q了。

阿Q正传读后感600字2


  阿Q是个既可怜又可恨的人吧。
阿Q正传
  可怜他是个命运悲惨,无妻无儿,无家可归的人。可恨他是个已经丧失人格与尊严,自轻自贱的无业游民。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他的可怜是可恨的社会造就的。若他未曾被封建社会所压迫,那么他可能会是一个干的一把好活的辛勤工人,可能会有温柔的妻子陪伴身侧,可爱的孩子绕膝玩乐,他绝不会成为一个面对压迫,麻木不仁,生活乐趣只有打牌九,被人欺辱后用精神胜利法来麻痹自己的人。是那个黑暗的时代,那个吃人的社会一手造就了阿Q,造就了无数个阿Q们。

  环境影响人,环境决定人。文章里写“未庄的人们之于阿Q,只要他帮忙,只拿他开玩笑,从来没有留心过他的‘行状’的”。可以看出,未庄人看不起阿Q,只拿他当个苦力或是个玩笑。在众人鄙视,轻视的目光下,阿Q拿出精神胜利法来保护自己,但在这样人人作恶的环境下,阿Q也渐渐成了恶人。

  精神胜利法也许是阿Q唯一能保护自己的手段了。文章中还写:人对阿Q说:“阿Q,这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生。自己说:人打畜生!”阿Q屈服说自己是虫豸,但转头又用精神胜利法认为自己比状元还厉害。在人心里阿Q是畜生,人人可欺,理所应当。但阿Q认为自己是个厉害人物。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认可自己,那么活着还有什么意义。阿Q在很努力地活着。圣人说: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但阿Q并不是圣人,他确实死不足惜,但他有决定自己生死的权利,怎么活,活成什么样,是他自己所决定的。

  作为一个女生,我同情他又讨厌他。厌恶他的流氓作风。但我明白可恨的是那个如同一个密不透风,里头住着吃人的怪物的房子的社会。

阿Q正传读后感600字3


  无意中,翻看开了那本尘封已久的鲁迅的《呐喊》,其中的《阿Q正传》让我再次回味到儿时读它的那份惊喜,品味着此时的感悟与感动。

  阿Q是鲁迅塑造的经典形象,我曾经问自己为何如今文人笔下没有如此生动的形象诞生?究起原因,是社会造人。那个封建时代是封建思想顽固、地主当道、军阀统治的时代,未庄就是被封建思想毒害了的村庄,阿Q是一个弱者,他受到这些地主恶霸的欺压,阿Q的“假洋鬼子”与“男女之大防”等思想也绝对不是阿Q所独有,这是时代产物。再如阿Q带给我们那几场让我们苦笑难言的戏:看杀革命党人、调戏静修庵的小尼姑、闹恋爱以及投身革命军队等,都是在封建吃人的本质面前上演的,也并不是某个人愿意就能改变的。

  但凡看过《阿Q正传》的人都认为他是悲哀至极的人物。阿Q他所受到赵大爷、赵白眼、小D和静修庵里那条黑狗等等一系列的打击折磨不必多说,最最可悲的是他竟有一套让人哭笑不得的取胜法宝,即他所采取的“精神胜利法”。这就是阿Q的生活哲学,甚至于说是在封建压迫制度下,更多弱者的生活哲学。

  我们总是会带着笑来读《阿Q正传》的,仿佛可怜的阿Q从被创造出来就一直被大家笑着。然而这笑并不是看得起的笑,而是带着讽刺、带着轻蔑或许是带着同情与怜悯的笑。他的精神胜利法,恋爱价值观,他的幸灾乐祸往往是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赏。

  可以说阿Q是一个当时社会中的一个小角色、一个弱小者,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没有一个为他着想的人,是一个封建乱世时的代言人。而任何时代都会有弱者,作为一个新社会的现代人,我们从阿Q的遭遇中更加应该去反思、去行动、真正扛起关爱身边的弱者的责任。

阿Q正传读后感600字4


  在这篇小说里,鲁迅塑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典型形象阿Q。文章中通过阿Q的形象揭示了中国农民的麻木和不觉悟,并由此反映了如不真正打碎农民的精神枷锁,中国的民主革命很难有光明的前景。但阿Q形象的意义又远远不只是一个农民的代表,他具有更为深广的思想蕴涵。阿Q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贫无立锥之地,只能靠打短工为生,社会地位极其低下,连一个姓名也没有,受尽了剥削和欺凌。但是,他却不正视现实,不去反抗斗争,反倒无忧无虑,悠然自得,妄自尊大,自欺欺人,以求得“精神上的胜利”。正是这种精神胜利法使得阿Q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性格和思维方式,也使阿Q显得十分麻木、可笑。

  与此同时,鲁迅高度真实地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面貌,为阿Q这一典型人物提供了典型环境。尤其是,鲁迅深刻反映出辛亥革命党人在进行革命的过程中,始终没有意识到农民的革命要求和力量,没有去启发和发动他们,终于被封建势力篡夺了胜利果实,而没有发生真正的变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阿Q最终被所谓革命政府诬指为抢匪,被绑上法场,结束了悲惨的一生。

  文章中的“大团圆”描写,其实是对阿Q的革命既不简单的肯定,也不简单的否定:阿Q的向往革命是必然的,是由他的被压迫的阶级地位所决定的;阿Q革命的动机是模糊的,是出于一种激动而盲目的情绪,缺乏起码的革命觉悟;阿Q的革命目的是极端错误的,无非是杀人、夺物与传宗接代;阿Q的革命方式是荒唐可笑的他对革命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将辫子盘在头上,或去投靠革命党。由此看出,鲁迅对阿Q的革命是持否定态度的。阿Q的“大团圆”的结尾也是革命党与封建势力妥协的必然结果,他既是阿Q个人的悲剧,也是辛亥革命的悲剧。正是通过阿Q这一悲剧结局,鲁迅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总结了这场革命由于没有发动和依靠农民而终于失败的历史教训,从而也在实际上提出了农民问题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

1 2

书籍简介

  • 阿Q正传

    阿Q正传

    鲁迅小说 282人浏览

      《阿Q正传》是鲁迅创作的中篇小说,创作于1921年12月,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该小说创作于1921年底,共分九章。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描写了未庄流浪雇农阿Q,虽然干起活来“真能做”,但却一无所有,甚至连名姓都被人遗忘的故事。  该小说批判了当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