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读后感1500字

2023-11-16 15:21:56.0 人生 读后感1500字 路遥作品读后感1500字 144 浏览

简介《人生》是由路遥编著的小说类书籍,出版以来广受读者好评。以下范文由读书感悟小编为大家整理,内容涵盖"人生读后感1500字-人生读后感1500字大学"",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生读后感1500字1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知名作家路遥的著作《人生》,发表于1982年。小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描写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高加林原本是一名教师,虽没考上大学,但是在教师工作中他仍然能够坚持自己的所爱,写诗和散文,并小有成就。但是,任职教师工作三年后,不料被上级领导高明楼的儿子顶替了,高加林成了他最不想成为的农民。成为农民后,他虽然勤奋干活,但依然不适应,依然想要逃离,他热爱文学、上过高中,有一定的学识,虽身处农村,但他其实一直认为他是城里人,是属于城市的。在成为农民的艰难岁月里,高加林与同村的姑娘巧珍恋爱了,巧珍真诚善良,清澈可爱,她的出现与存在温暖和治愈了高加林破碎的内心。因为巧珍,高加林有时候也会想其实当个农民也可能是挺好的。巧珍没上过学,不识字,和她在一起就意味着一辈子都要待在农村里。后来,让高加林丢了教师工作的高明楼和马占胜害怕高加林向他的叔父告状从而报复他们,就私下打通了关系,给高加林安排了县级通讯组干事的工作。高加林稀里糊涂地成为了国家正式工人,他离开了土地,离开了巧珍,走向了他向往的城市。

  在城市里,高加林出色地完成了通讯员的工作,写出的稿件被多次表扬;在那里,他遇见了从前的老同学黄亚萍,黄亚萍出身好,有学识有文化,与高加林有很多共同语言。黄亚萍压抑不住自己的爱意,向高加林表白,并承诺会和高加林一起去南京,黄亚萍家庭的富足与关系能给他们的未来施以强有力的支撑,经过一番挣扎与思考,高加林决定与巧珍分手,与黄亚萍在一起。最后,在高加林准备与黄亚萍一起去南京时,高加林“走后门”事件败露,被遣回农村,他无奈与黄亚萍分手,重新回到土地上。
人生
  《人生》最后的结局属于开放式结局,没有给高加林一个明确的归宿。他回到农村后,是成为一位农民,还是又继续向城市出发,还是有其他新的作为,我们不得而知,但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了答案。

  故事的背景是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对城市的向往和热情是我们如今难以想象的。高加林向往城市,这是由时代背景决定的,他努力读书和考学,却终究无法走出大山,家庭的贫困使他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力,被“关系户”取代,生活给了他甜蜜却又给了他暴击。高加林的悲惨结局的造成,有很多外加因素的导入,但是高加林本身也存在着不足,他没有处理好命运交付给他的挑战。

  命运交给他最大的挑战就是抵挡诱惑。在书中高加林遇到了两次诱惑,第一次是马占胜给他打好关系,“走后门”成为通讯员;第二次是他选择了能助自己高飞的黄亚萍,抛弃了爱他的巧珍。

  书中对高加林突然成为国家的正式工人这件事情是这样描述的,“半个月以后,高玉德的独生子高加林就成为了国家正式工人;并且只去县煤矿报个到,而后就要在县委大院当干部了。他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中间经过些什么手续?这些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只是填了一张招工表,其余的事都由马占胜一手包办了。”可以说,通讯员的职务对高加林而言就是“嗟来之食”。对于这天外来物,高加林没有做过多的思考,便顺承下来了。对于幸运,我们接受地总是那么理所当然,却没有去思考背后的隐患和代价。

  在黄亚萍优越的家世和充满诱惑性的承诺中,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城市梦想,高加林再次陷入诱惑中,抛弃了自己真正爱的和真正爱自己的巧珍,选择了黄亚萍。

  作家茨威格曾说过“他那时还太年轻,不知道命运所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每个人的成功都需要运气,但是我们不能让运气成为决定我们成功的唯一因素,在运气与诱惑来临的时候,先认识自己,厘清自己的处境,分清楚自己与运气的关系和联系,找到自己内心真正在意和重要的东西,再做出决定。

人生读后感1500字2


  人生,其实无非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关对错,仅仅在于我们能否有勇气在矛盾中做出选择并勇敢承担一切后果。-----路遥

  最近无意间刷到《人生之路》这部剧的短片,被剧情所吸引。这部剧是由路遥的同名小说《人生》改编而成。在观看短片的同时,带着学生时代走马观花式观看的自省,怀着对路遥的作品的敬仰,再次翻开《人生》这本书。

  小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描写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故事中的高加林是一个农民的儿子,虽然他从来没有鄙视过任何一个农民,但他自己从来都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他对家乡的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但他十几年拼命读书就是为了不像他父辈那样当一辈子土地的主人(或者按他的说法是奴隶)。最让我敬佩的是他的父母对他读书是无条件支持的,尽管家里很困难也从来没有阻拦过他读书。高考之后,他第一次接受命运的安排回家当农民,一双手很快就被磨出了血泡,可见在上学的这几年里,高加林几乎是不干农活的。这让我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父母每天早出晚归,农活几乎从不让我干,用村里人的话说:“你是未来的人民教师,咋能干农活呢?”真的感谢当年妈妈的“威逼利诱”,让我选择了师范学校,能拥有现在的工作。至今仍记得,当年我考上灵宝师范后,亲朋好友去我家祝贺的热闹场面。尤其是与同村的同龄人相聚时,他们大多后悔自己没有选择坚持学业,这让我更加庆幸父母为自己指明了人生之路。

  《人生》这本书真实反映出人生中有很多机遇,但同时也有很多挫折,但只有心存理想,善于抓住机遇,我们才有可能从人群中脱颖而出,使得命运得以改变。

  一个偶然的机会,高加林终于踏进了城里,来到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一个能让他施展才干,尽情挥洒才华的天地。生活的召唤,理想的憧憬,使他干劲十足。深夜抢险救灾,不顾疲劳连夜改写报道,他切实为自己的人生奋斗着,拼搏着。我看着这本书,又看看我的学生们,青春的你们,总是那么的年轻气盛、好高骛远。现在的你们,还没有实力去闯外面的世界,这个世界不会接纳一个除了抱怨,啥都没有的人。真心希望你们,在这个热气腾腾的年纪里,不要总是在横冲直撞的成长。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不屈不挠,人生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你吃的苦,你受的累,你摔的坑,你错过的路,这些可都不是一文不值啊,成功这两个字本来就包括了一切,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等把这些都转化为成熟还有坚强,那个时候你才有资格去面对你向往的未来,世界才会在将来报答你。现在的你们,正处于人生道路上第一个重要抉择之时,一定要谨慎而行,最重要的是要有承受失败的勇气。请记住:“放弃”是十五笔,而“坚持”是十六笔。既然“坚持”只比“放弃”多了这么一点,就必须义无反顾地坚持到底!

  这本书的扉页上有一段作家柳青作的序,内容是这样:“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漫漫人生路,坎坷常相随。我们要不惧风雨,勇敢向前;我们要不畏困境,战胜自己;我们要不怕犯错,脚踏实地。人生之路,凡事要三思而后行,走好每一步!

1 2

书籍简介

  • 人生

    人生

    路遥小说 352人浏览

      《人生》是作家路遥创作的小说,也是其成名作。原载《收获》1982年第三期,获1981——1982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小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描写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