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九天读后感1200字

2022-09-18 14:54:14.0 筑梦九天 读后感1200字 文学读后感1200字 604 浏览

简介《筑梦九天》是由赵雁编著的纪实类书籍,出版以来广受读者好评。以下范文由读书感悟小编为大家整理,内容涵盖"筑梦九天读后感12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太空是无边无际而又充满未知的神秘空间。1958年,中国第一次正式将人造卫星送上天列为这一年的重点任务。至此,中华民族正式拉开了探索太空的序幕。

  中国航天技术发展的第一步便是研制人造卫星。人造卫星的种类很多,包括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观测卫星等。想要研制出质量优、寿命长、效果好的人造卫星,就得严格按照十二字标准执行——上得去、抓得住、听得清、看得见。上得去得意思是可以将人造卫星送入预定得太空轨道;抓得住是指地球上的指挥中心可以及时捕捉到卫星的运行轨迹;听得清的要求就更加高了,要求地面监测中心能够听清楚从外太空传来的声音信号;看得见是要求指挥中心能够看清楚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样的标准对于卫星的质量要求是非常苛刻。但是中国的科学家具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在条件极度简陋的情况下他们克服了一个个技术难关,最终取得了成功。
筑梦九天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科学家们恪守十二字方针,经过一次次的研究和试验,终于在1970年4月24日21时24分成功将一颗72面体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送进太空的预定轨道。从此时开始,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可以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然而,想要实现中华民族千年以来的飞天梦,仅仅依靠这点技术是不行的。如果说发射人造卫星是航天技术的基石,那么实现载人航天就是航天技术发展的里程碑。中国古时候就有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的美好场景。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中国人能够在月亮上喝酒,那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李白同学多年的理想不就实现了吗?

  载人航天,顾名思义就是将地球上生活的宇航员用神州飞船将他们送到外太空。这些宇航员在外太空开展工作和采集样本,一段时间后再回到地球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研究。这样一个宏伟的航天计划从1992年开始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拉开了序幕。研制载人航天飞机的伟大事业也已经从零开始了,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将不再是中国人幻想。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州一号”成功起飞,这次的成功为中国将来的载人飞船起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载人飞船还得从“神州五号”说起。2003年10月15日9时整,中国自主研发的“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9分50秒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至此,中国千年以来的飞天梦终于实现了。此时此刻,中华民族举国欢庆,此时此刻将永载史册。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努力付出。这些人中有些人的名字我们耳熟能详。例如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钱学森,中国火箭总设计专家屠守锷。而有些人默默无闻地在为航天事业辛勤付出却并不被我们所知悉,例如在高倍显微镜下打磨航天器件的李峰,火箭“心脏”焊接专家高凤林。无论他们学历的高低,家境的贫富,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到天宫空间站,中国的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中国的发展永远在路上。对历史最好的感慨就是铭记历史,对英雄最好的纪念就是英雄辈出。我们要继承老一辈航天英雄的精神,勇攀科学高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这一辈的新时代少年将以实际行动向老一辈航天人献礼!

1 2

书籍简介

  • 筑梦九天

    筑梦九天

    赵雁纪实 208人浏览

      《筑梦九天: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纪实》主要内容包括引言,启梦,追梦,圆梦,铸梦,砺梦,梦之魂,梦之魄,梦之美,赴约“太空之家”,祖国,我们回来了,放飞梦想,走向太空新时代,丈量天地的人,飞向新天宫,天地飞天路,翔宇梦之队,比天空更广阔的是宇宙,后记我的第101次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