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读后感3000字

2023-06-29 13:20:16.0 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 读后感3000字 文学读后感3000字 219 浏览

简介《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是由朱永新编著的教育类书籍,出版以来广受读者好评。以下范文由读书感悟小编为大家整理,内容涵盖"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读后感3000字-每一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这几天在看新教育实验发起人、国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朱永新先生的著作《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一书。这些天,在提到一些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的时候,我总不由自主地用上“先生”一词。这一称呼包含了我发自心底的敬佩,他们实至名归。对于朱永新教授,我更愿意用“先生”一词来称呼他。

  《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可以称得上是一本学者的散文,思想的散文,她耐品,励志,有味。

  本书由五辑构成。分别是“教育是最强有力的武器”、“把生命读成传奇大书”、“孩童是巨人”、“我们正在涨潮的海上”、“享受着教育幸福”。初次拿到这本书,我很好奇,标题《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是什么意思呢?这里面的“乌云”“阳光”又暗含了怎样的深意?带着好奇与疑惑走进这本书,书中的内容如同一杯杯香茗,于幽幽之中沁人心脾,又让人回味无穷。

  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朱先生是在告诉我们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是日复一日的坚持与努力换来的。

  朱永新先生的头衔很多,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看到朱先生一系列的知名头衔,我们或许很好奇,这样的一位近乎传奇而又完美的人物是如何做到的?是啊,这头衔如同我们心头那熠熠生辉的太阳,太阳的背后是朱先生坚持不懈的努力。在“亦父亦师”一文中,朱先生写到:小时候还经常埋怨父亲,甚至在心里把他比作半夜鸡叫的“周扒皮”。现在看来,这是父亲给我人生最大的财富。如果每天比别人多工作两小时,一年就多了七百三十个小时,五十年就多了三万六千五百个小时,也就是多了整整一千五百二十天,差不多延长了四年的生命!这每一分钟都是有效的生命。

  朱先生每天早晨五点左右起床,读书、写作、思考,八点,开始高效而繁忙的工作。

  想起了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中的话:“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时光匆匆流逝,我们是否抓住了每一寸光阴,能否做到坚持不懈的努力。
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
  这个社会,不乏那些悄悄努力、惊艳绽放的人。伊川师训的段老师每天坚持晨读,晚上总结一天收获或写出感受;三磨战队中的“文力”(不知真名)、杏诚、海云、继发、胡杨(不知真名)等队友笔耕不辍,坚持的意义就在于他们的进步是大家有目共睹,坚持的意义就是换来自己的惊艳绽放。

  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这乌云是冲破自己的惰性,坚持下去。

  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朱先生是在告诉我们要保持谦卑、真诚的态度为人处世。

  写到这里,想到了“智者无言”一句话。花朵的一生是无声的,巍峨的山峦是缄默的。大自然中许多蔚为壮观的生命往往以沉默示人,而人的生命是否亦当如此呢?

  走进朱先生的《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一书,我们会发现里面有许多谦卑努力、以诚待人的智者。朱小蔓,苏州大学教授,为人富有激情而又不失宽厚,具有原则而又乐于助人。面对病魔的威胁,朱小蔓先生如一棵绿色的青蔓,为祖国教育发展出智、出力的激情和愿望不减。朱永新先生邀请他和其他专家共同主编《海边教育科学精品教材译丛》,他毫不推辞且尽心尽力;在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上,朱小蔓先生对新教育满含期许,他认为:“新教育团队是开拓性的,创造性的”;朱永新先生邀请她参加“《朱永新教育作品》英文版全球首发式”活动,他秒回:“我一定参加,向你学习”,并且做了一个精彩的发言……

  其实,朱小蔓先生已经与疾病抗争多年。他先后患胃癌和肺癌,但一直坚持工作。

  类似这样的智者在《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一书中还有很多。如,学童李吉林、南怀瑾先生、陶文瑜,等等。

  品过岁月的酒,越来越感到那些真正的智者从来不是靠“耍嘴皮子”,从你和他们的交往中会发现他们都是谦卑而礼让,无言而行动。想起了原市初中语文教研员张贵宾老师,不善言辞的老人干练沉稳,言语中却处处散发出智慧的光芒;现市小学语文教研员王爱婷老师,温文尔雅却又平易近人,如同邻家大姐;许昌市襄城县语文教研员孙秋备老师,不张扬,一身把自己扎根于语文教研之多文本教学研究中;我们“三磨”战队的引领者吴再柱老师,从乡村教师走到正高级教师的他华丽转身,默默付出,谦卑礼让,做起了指引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人的成长工作。

  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告诉我们要谦卑,向下吸收大地的养分,向上沐浴阳光的恩赐,以静示人,颗粒饱满。

  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那些智者之所以被称为智者,并被大家敬仰,与他们谦卑努力、以诚待人密不可分。

  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朱先生是在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如何待你,都要学会用时光锻造生命,用行动书写人生。

  曼德拉,曾因领导反种族隔离运动入狱二十七年。但他始终坚持:“有许多黑暗的时刻,人道主义信仰一时经受了痛苦的考验,但是,我将不会也不可能会向悲观低头。”“只要我们能接受生命中的挑战,连最奇异的梦想都可能实现。”走出牢狱后,他这样写到:“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和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牢中。”他为黑人呐喊,高龄卸任后的他在南非兴办学校,致力于南非防治艾滋病工作。他曾说:“我发现了一个秘密,你会发现当我们登上一座大山后,前面还有更多更高的山等着我们去攀登。”

  李吉林老师虽然已近八十岁,但依然勤于学习,热情洋溢。从课程理论到脑科学,李老师都不轻易放过。用他自己的话说:“世界这么大,新知识像浪潮向我涌来,我永远只能抓一点儿芝麻,大西瓜是搬不动。但能抓一点儿芝麻,总比两手空空要好得多。”他用行动为自己赢得尊严,用行动书写人生。

  冯骥才先生,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保护。汶川大地震之后不久,冯先生立即带领有关人员赶赴灾区。

  朱永新先生毕生致力于新教育的工作,他深入调研我国国民阅读的现状,孜孜不倦地做起了“全民阅读的点灯人”,以身示范,多筹并举,想方设法提高国民的阅读素质。他和他的团队做着一项伟大的工程,给一个病人——中国教育——做着一次准确的基因大修复。他相信种子的力量,相信相信的力量,他相信有朝一日,新教育必将“累累柿实,灼灼村庄;果农浸濡,浑身红放。”

  ……

  先生之所以为先生,他们在以行动告诉我们:人生没有最高峰,风景永远在路上;教育没有终结,我们永远在追寻中。

  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朱先生以一个前辈的身份在谆谆教诲我怎样才算是一名好教师,如何做一名好教师。

  加入“三磨”战队以来,对于我来说,完成作业最少的要算是这一个月,质量最差的也要算是这一个月。想想,惭愧又汗颜。反思自己,不是懈怠了,更不是淡忘了当初提交“挑战书”时的那份豪情。这一个月来,自己所带的毕业班学生也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对于之前常在九年级磨练的我来说,虽然六年级不算多大的压力,但我依然不敢懈怠我所教的每节课,不敢放松我所带领的每个学生。每天早上,当看到一个个学生进教室就赶紧读书时,我似乎听到了一株株幼苗在拔节的声音,我很享受;每节课上,当看到孩子们专注而认真地听讲时,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职业幸福感。我不知道自己除了“教师”这份职业外,还能不能或还会不会干其他的职业,但扪心自问,我对“教师”这份职业却是热爱有加。干一行,爱一行。既然咱目前还干不了别的,那就努力干好眼前的工作。

  怀抱这份热爱,我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带领毕业班学生冲刺考试上。反思目前的我,觉得带领学生考出优异成绩就是好教师。《呼唤好老师》一文中,朱先生告诉我什么是好老师。习近平主席2014年教师节前夕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这是好教师的标准。

  根据习主席的这段话,反思目前的自己,好老师绝对不应该仅仅依靠学生的分数来证明,好老师应该享受日常的教育生活,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享受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新发现。

  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做一个真实又鲜明的人,不惧风雨,风雨兼程,高扬起信念之帆远航,规划人生,传播美好;追寻先贤的足迹,走向明亮的远方……

1 2

书籍简介

  • 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

    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

    朱永新教育 106人浏览

      《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是朱永新有关教育、阅读的随笔集,其中有对传统教育的思考、对新教育的引领与展望,有对儿子的亲切引导、对老师的关怀爱护,更有精彩的阅读心得,这里的阅读,不仅仅是读文字书,更有对交往的名人的“解读”,如于光远,如星云和尚,如南怀瑾。教育是终身之事、生活常事,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